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昆明迎暴雨大量车辆被淹 八问“城市型水灾害”

2013-07-20 15:09:00 来源: 云南网 
字号  

  5

  为何老旧城区淹水不严重,而新城区最厉害?

  采访中,多位受访者谈到这一点,昆明市受灾最严重的北市区恰恰是新建区,而传统意义上的老昆明片区受淹并不严重。“北京2012年暴雨中,受灾最厉害的房山区只有20多年历史,但主城区相对无碍,今天我观察了昆明的淹水点,昆明也有老城新城之分,弥勒寺、昆百大等地区 也有积水但不严重,但北市区新区淹水很厉害,暴雨中,老区比新区安全,充分反映出我们的城市化只注重地表不注重地下。” 郑晓云最近正在研究《从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看城市排水》,他感慨古人智慧,昆明历史上就非常注重城市排水的综合功能,明清开建的下水道都是动辄数米宽、高。

  郑晓云说,不仅昆明,国内大中城市都面临暴雨灾害的难题,这在国外有个准确定义,从学科来说叫《城市暴雨管理》,遗憾的是在中国,无轮从观念还是实践,这些学科没有发展起来,在学科培养中没有获得应有重视。此外,从实践来看,迅速的城市化,许多具有良好渗水功能的农田绿地被抹上水泥铺上石板,人口密度增加而地下管网建设未能跟上。城市的功能设计方面,忽视了排水的功能,地表建设得很漂亮,但地下建设则依然是活在解放前。

  一位受访的省政协委员感慨:“看得见的高楼,看不见的下水道”,注重高堂华屋的建设,而对地下排水系统建设短视甚至采取漠视的态度,建议城市的主政者多加反思。

  6

  为何投入巨资建设,地下排水系统依然不堪一击?

  昨日昆明城中出现多处内涝,对于为何会这样,莲华街道办事处主任李洁云说,降雨量太大了,已经超出现有排水管网的承受能力,无法及时排出的雨水回灌小区,淹了不少地方。但下午雨一停,情况就好转了,江水水面都下降不少。关上街道办事处主任罗春元表示,昨天关上片区主要的淹积水出现在国贸中心周边和官南大道与日新路交叉口近2公里范围内。特别是国贸中心片区才经过南博会的整治,路面以下的排水管网都是重新铺设的,没有问题,关键是周边的排洪河道已无容纳能力,河水通过管网倒灌回路面。雨停后,水都下去了,下午基本都见不到淹水了。

  那么为何投入巨资建设,地下排水系统依然不堪一击?昆明排水设施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负责人对媒体表示过,昆明的排水设施一直处于“亚健康”:河道标准“先天不足”——昆明市的排水设施都是由一些天然的河道和沟渠形成的,截至目前,仍然有22条大小河道穿过昆明主城,这些河道构成了昆明市防洪的主系统。如果河道的防洪标准不提高,其他设施再好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前以同样断面或者越来越小断面的河道,承担着越来越重的排洪任务,如今城市快速发展,如果排水系统没有一个大的提升,淹水的频率自然而然就会增加。昆明的雨水管道标准规范上就是按照一年的重现期在设计。重现期越长,管道越粗。与世界很多城市相比,昆明市的管道建设标准处于较低的水平。排水设施建设的速度与城市道路建设、城市发展不同步。

  7

  “城市型水灾害”对传统的治水理念与模式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

  2008年遭受暴雨水灾之后,昆明加大了城区排水系统建设的力度。晚报记者根据公开报道,梳理出之后昆明市在地下管网建设中的大动作,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工作应该说都没有摆脱“大灾之后有大治”的模式,算不上“未雨绸缪”,而是“亡羊补牢”之举。

  “在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不少地方已经饱尝了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的恶果,建好没多久的高层建筑被推倒,交通要道上就像拉链一样,被不停地撕开,填平,各种管网在施工中被反复开挖。” 地下管网谁来监管?挖了多深?埋了多粗的管道?周文曙认为,科学规划与布局才能收到相应效果。“新闻报道昆明建设了很多蓄洪池,但是这一次收效不理想,下穿隧道和立交桥是这一次淹水重灾区,类似这样的节点应该多布蓄洪池啊。”

  8

  如何用法治水?

  “日本的《下水道法》对下水道的排水能力和各项技术指标都有严格规定,巴黎的排水法律体系也相当完善,围绕城市内涝预防、规划以及政府责任,进行全方位的立法。”

  周文曙认为,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短期紧急调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明确相关单位的责任义务与协调机制,以及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目前我国城市排水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应该进一步健全水灾应急管理体系,科学制定防汛应急预案。

  比如以立法形式要求新建、改建小区必须设置相应容积的雨水调节池,调节池中储存的雨水可在洪峰过后排入河道,或作为绿地浇灌和城市清洁等用水。比如,明确职能部门在预警、应急、救援等各环节的职责,失职、不当都应该被问责。

  (赵希)

[作者:何敏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