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昆明迎暴雨大量车辆被淹 八问“城市型水灾害”

2013-07-20 15:09:00 来源: 云南网 
字号  

  为何会出现这么大面积的交通瘫痪

  为何地下排水系统依然不堪一击

  为何老旧城区淹水不严重,新城区反倒淹水严重

盘龙江水暴涨,水面漫过巡津街。 王宇衡 摄

北站马家营小区被淹 黄兴能 摄

  一场夜雨让昆明迅速沦陷,大范围的道路积水和交通拥堵,无论是坐在开着空调的车里还是站在风雨大作的街头,无论是城市白领还是贩夫走卒,在大自然突如其来的考验面前谁都不能独善其身。现代化的光彩瞬间被冲刷殆尽,城市里弥漫着雨的危险,从网络到现实,几乎所有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在持续多年耗费巨资,进行反复的排水系统改造后,昆明这座城市为什么还会一次次在暴雨中陷入困境?

  现实摆在面前,比发泄怨气的批评更重要的是冷静反思,在昨日的现场指挥会议上,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荣表示“应该反思”。在专家学者、政协委员眼中,随着全球气候异常成为常态,现代城市面对暴雨洪水显得更为脆弱。除非随着城市的发展同时增大治水的投入和管理的力度,否则必然会出现水灾损失急剧增长的恶性局面。

  Q&A

  Q:媒体

  A:中国地质学会理事、省政协委员费宣

  国际水历史学会主席、国家水利部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社科院院长助理郑晓云

  省政协委员、云南明靖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文曙

  昆明规划设计院院长王学海

  1

  暴雨预警机制在哪里?

  内涝让昆明市内众多的道路严重堵塞,大量汽车被堵在路上动弹不得,多条城市主干道,一度瘫痪达数小时之久,当大雨停后,昆明各家4S店迎来了一波史无前例的汽车维修浪潮。在等待办理手续时,一位遭受厄运的车主告诉晚报记者,前晚昆明市气象局利用短信发出了蓝色预警信号,但他所在的办公室中只有一个人收到这样的预警短信,而且那个人并不理解这个预警信号有什么含义。 在费宣看来,这次暴雨暴露了昆明城市洪涝应急体系存在的问题,比如建立了四级应急响应制度,但现在只是笼统地说启动了红色或是橙色预警或应急预案,却没有告诉公众这意味着什么,也没有提前告知如何规避风险,应对灾难。

  而在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即使发布了红色预警,还会在地图上标注出哪些地方是高风险的红色,哪些地方是风险次之的橙色或蓝色,哪些地方是安全的绿色,并且通过电视和网络向公众发布。“现在无论是公共媒体还是社交媒体都非常发达,如果及时告知市民减少出行,那就不会出现这么大面积的交通瘫痪,也不会有那么多车主开车上路。”

[作者:何敏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