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长虹历练智能基因 芯片产业全面开花

2013-07-12 10:02: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7月12日电 近日,继自主开发的等离子屏PDC芯片量产之后,长虹再次传来好消息,中国首款复合型智能语音芯片研发成功。

  长虹IC事业部产品总监陈勇告诉记者,“这款智能语音芯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通过与中科院声学所的深度合作,攻克语音增强这一技术难题,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将有力推动我国语音智能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消费电子行业正在全面进入“智能时代”,长虹培育多年的“软件+硬件+服务”的“智能基因”开始显现出强劲的势头,将在未来的智能时代竞争中为其赢得竞争优势和市场机遇。

  “长虹之所以进军芯片业,是考虑到自身在消费电子领域有几十年的积累,对消费者、消费电子领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通用的标准化芯片平台或者外来的芯片上很难完全得到实现。” 长虹IC事业部总经理袁军告诉记者,自主开发芯片能够针对长虹对消费者的理解做可控的开发,以芯片促进整机。

  他举例说,越来越多消费电子公司涉足芯片设计,如苹果的A5、A6芯片都是自己设计委托制造的,三星和索尼也都有自己的芯片产业以保证自己产品的差异化优势。

  袁军认为,芯片产业做得好的公司,可以为其母公司的经营带来良性的竞争力。芯片本身是一个利润率非常高的行业,国外的芯片企业毛利率一般都控制在50%以上,我国台湾地区的芯片企业毛利率控制在35~40%左右。

  随着我国大陆芯片设计能力的逐步提升,产业链和晶圆厂的建设更加完善,芯片产业正在向我国大陆转移。国家对芯片行业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政府一直希望我国的IC企业能够承担起中国IC设计制造的产业责任,不要再让芯片控制在国外公司的手里,近期的“棱镜门”更强化了政府扶持国内芯片业的决心。

  袁军告诉记者,中国政府一直非常支持芯片设计产业发展,有很多专项资金在支持芯片产业。长虹进军芯片产业是和国家产业战略紧密吻合的,是当时得令顺应潮流的决策,这一点从长虹拿到多个国家核高基项目就可加以验证。

  除了最新发布的中国首款复合型智能语音芯片外,虹微公司所取得的成果还包括等离子显示控制芯片、高品质电视图像显示处理芯片和变频控制MCU芯片等。

  正是勇于创新敢于尝试,长虹的“智能基因”才能在芯片领域凸显自身价值,驱动长虹的智能战略勇往直前。

[作者:段红彪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