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支付宝推出“余额宝”引起关注。至此阿里系的金融布局,已经涵盖上游商家和下游消费者,一条完整的金融链浮出水面。而京东商城、苏宁等电商同行也把金融服务作为主攻方向。电商染指金融,到底是在新战场逐利,还是在老地盘发力?对金融机构来说,这究竟是颠覆性的挑战,还是合作的机遇?
“余额宝”打通金融“任督二脉”
近日,支付宝与天弘基金推出“余额宝”,支付宝用户向“余额宝”充值,等于线上购买货币基金。余额宝里的钱还能随时用于购物、支付宝转账、缴费等。
借助“余额宝”,支付宝不仅使沉淀资金获得收益,巨大的备付金压力也得到缓解。此外,天弘基金也借助支付宝迅速做大规模。
随着“余额宝”的推出,阿里囊括的商户和消费者的金融链被打通。对电商来说,金融链是新的“任督二脉”。
早在2007年,阿里巴巴就与银行合作,商户可以凭交易信用记录向银行申请贷款。在与银行分手后,阿里自己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为商户提供贷款。由此,阿里和商户都获得了良好的成长。
随着其他电商的崛起,消费者成为阿里新的争夺对象。对于余额不足的消费者,支付宝4月推出“信用支付”,消费者可以用支付宝透支购物。对于余额充足的消费者,支付宝推出“余额宝”,让余额“生钱”。双管齐下,既刺激了消费,也增加了客户黏性。
阿里在做的,也是其他电商想做的。2012年11月份,京东启动供应链金融服务。2012年12月,苏宁成立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这都是打通金融链上游商户之举,但他们比阿里晚了3年多。在打通金融链下游的消费者方面,阿里又走在了行业前头。
增量革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逻辑
在本轮互联网金融浪潮中,电商成为绝对的弄潮儿。面对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他们为何如此争先恐后呢?背后原因是,他们在做银行不做的事。
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研究认为,一般而言,大银行更倾向给大企业放贷,中小银行更倾向为中小企业放贷。所以他曾撰文表示,在发展中国家,想大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就需要大力发展小而简单的金融机构。
所以,这正是电商发展金融的契机。马云曾表示,“银行有自己的难处,它们的模式很难让它们真正地去服务好网商、服务好中小企业,所以阿里准备在这里全面挺进”。
阿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4月,阿里信贷业务3年累计为22.7万家店铺提供了贷款服务,贷款累计700亿元人民币,户均贷款6.1万元;小微企业全年实际占用资金时长为123天。
由此可见,电商的互联网金融的重心是服务草根,涉足的领域是银行所难以进入的。所以,与其说互联网金融在挑战银行,不如说它开启金融的“增量革命”。
“余额宝”同样在做增量文章。上海证券研究员代博表示,“余额宝针对的是理财市场的增量部分。支付宝其实并没有吸引到新的资金,但余额宝将沉淀资金变成理财资金。这块就是增量,是基金公司未曾涉足的市场。”
电商会成为新的金融巨头吗?
面对日趋成型的互联网金融,尽管尚未对传统金融业形成实质冲击,但是金融巨头们已经感受到了寒意。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上任伊始就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彻底颠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生存模式,这需要我们做出变革”。
那么,电商会成为新的金融巨头吗?短期来看还比较困难,因为电商存在许多天然短板。
首先是渠道问题,线上方便不能掩盖线下不便。以支付宝为例:艾瑞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在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份额接近50%。可如果放眼整体第三方支付市场,支付宝的比重才18%多。支付宝基本未染指线下交易,但线下第三方支付目前才是市场主体,占比超过三分之二。所以,支付宝只是在网上牛,线下还是银行牛。
其次是服务对象有限。阿里金融主要是为阿里系商户服务,金融生态比较封闭,服务面难以扩大。同样,苏宁和京东的金融链也只能延伸到自家供应商。所以,电商做金融的初衷,不是与金融机构抢食,纯粹是为自己发展服务。
第三是政策门槛。目前阿里金融的放贷资金都是自有资金,支付宝的沉淀资金尽管以百亿元计,但是他们并不能动用,否则便涉嫌非法集资。阿里系就算再大,其自有资金也难以和银行媲美。京东正是看到了这点,它打通金融链的方式,是联手中国银行向供货商提供金融服务。
所以从短期看,说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金融难免言过其实。很多人都记得马云说过,“如果银行不改变,那我们就改变银行。”但是却忘了支付宝的表态——“支付宝永远不会成为一家银行”“金融不等于银行”。
但从长期看,互联网金融未免不是金融创新的上佳方向。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这也不失为一次调整自己、展开合作的好机会。 (记者 叶健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