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昆明遭强拆“山寨白宫”房主4年告赢五华区政府

2013-05-22 16:40:00 来源: 昆明日报 
字号  

2009年,“山寨白宫”被夷为平地 资料图片

  还我“山寨白宫”

  一名强拆受害者的四年诉讼之路

  一起2009年的强拆事件,改变了一个昆明人的人生轨迹。他坚信法律能为自己主持正义。

  他做到了。

  “山寨白宫”的倒掉,是公民面对政府行政强制力的无奈退让;区政府的拆迁裁决被法院判定违法,是公民依法抗争取得的胜利。

  坚持依靠法律诉讼4年,他和他的律师团告赢了五华区政府

  李建忠:庶民的胜利

  一连几天,李建忠又重新回到了媒体聚光灯之下。与2009年他的“山寨白宫”被强制拆除引发的关注不同,这次,他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媒体面前——5月14日,多家媒体报道了李建忠诉五华区政府一案,这起行政诉讼,李建忠赢了。

  为了跟区政府打这场官司,李建忠停掉了手头所有的所有业务、全力以赴,四年之后,终于等来了胜诉的消息。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指出:五华区人民政府做出的拆迁裁决违法;赔偿李建忠被拆迁房屋财产损失238.47万元。

  也许是四年的抗争太艰难,面对这个好消息,李建忠显得很平淡,不喜不悲。他说,他还准备继续上诉,因为“要有人为当年的拆迁裁决负责”。

  难以复圆的“白宫梦”

  李建忠现在住的西班牙式别墅里,挂满了当年的“山寨白宫”的照片。他说,欧式建筑是他的一生所爱。

  身为业主的李建忠,被森林湖别墅的保安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激怒了。“我就是住这里的,他们是来找我李建忠的!你们就放人家进来,会咋个?”隔着小区矮小的门禁,李建忠指着两名年轻的小区保安大声斥责,保安没有回话,只是尴尬地笑。

  5月14日这天,是“山寨白宫”的主人李建忠诉五华区政府案胜诉后,媒体大范围介入的第一天。他不断接到前来采访记者的电话,每次因为保安的阻止,他都必须从自家所住别墅的山头步行到山脚下大门口,为来访者开门,这让他烦躁不已。

  刚走进别墅,后面就来了两个人,“老李,赢了噶?”

  “是呢,来了两个记者,他们就是来采访我这个事情。”

  “给可以克你家看看?”

  “来来来,看嘛,不咋个嘛!”

  从外观上看,李建忠的别墅与周围的别墅并无区别,在内饰装修上,延续了他一贯喜欢的欧式风格。既然耗尽心血建起的“山寨白宫”被强制拆除了,森林湖别墅的内饰装修就成了延续其建筑梦想的展示平台,“这里的建筑是西班牙建筑风格,既然自己盖不了,那我就到有品位的地方来买了住。”李建忠说,房子被强拆之后,他考察了多个楼盘,最终决定买在这个地方。

  李建忠现居的西班牙式别墅二楼,挂着一幅再现当年“白宫”的油画,他取名为《惋惜的记忆》

  一楼的客厅里,入口右侧是一张宽大的茶桌,整个一楼的四面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山寨白宫”照片,共30幅,都装在镜框里。李建忠用这种方式缅怀那栋花费了大半辈子心血的建筑。一楼客厅放着麻将桌,客厅深处还别有洞天——他将地下车库的上层空间搭出一个小小的影厅,影厅与一楼客厅相通,影厅里有一块小幕布,四周墙面用的是日本墙衣,是用来隔音的。来者对他的创意啧啧称赞,夸他懂得享受生活。

  二楼是客厅兼饭厅,一幅名为《惋惜的记忆》的油画悬挂在客厅背面,这是李建忠花了6万元钱请人画的。油画中的“山寨白宫”静静地矗立着,客厅的天花板上,是西欧名画仿作,主题多是天使和裸女。

  李建忠说,欧式建筑是他的一生所爱,无法更改。2009年,“山寨白宫”这个被他视作展示一生建筑才华的得意之作遭到强制拆除时,他感觉所有的梦想被粗暴地撕碎了。“当时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拆迁以不可抗拒之势袭来

  面对拆迁,李建忠一面找人评估房屋价格,一面跟工作人员谈判。但是,房子还是被强行拆除了。

  “山寨白宫”被强拆的前几天,有记者进入过李建忠的居所。本报在2009年5月24日的报道中,对这栋建筑进行了详尽描述:

  黑林铺前所村,房屋拆迁工作已近尾声。“白宫”就坐落在公路边两栋村民的集资房后面,仿欧风格的圆顶建筑气派大方,和严净寺只有一墙之隔。

  从庭院大门到主体建筑的门窗,都是红漆为底,再镶上黄色金箔叶片,琉璃瓦墙上十二生肖的装饰物显得颇为高雅。走入300多平方米的庭院,满眼青翠,两棵金桂树充当了“门童”,里面有李子、柿子、石榴等果树,还有小叶榕、玉兰花、茶花等盆栽植物。两三张水泥石桌置于树下,配有石凳、石椅,很是休闲。庭院尽头紧挨着主体建筑的台阶下,有一个假山和小池塘,金鱼在塘里游来游去。池塘边的爬山虎有手腕粗,已经沿着墙壁伸到2楼的阳台上,整个楼梯都是爬山虎的绿。

  整栋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城堡型的圆顶式主体建筑。从一楼到三楼,每层楼都有一个独立的宽大客厅,二楼和三楼还各有一个玻璃封闭的观景阳台。在三楼的封闭阳台上,圆形穹窿里全是描写圣经故事的壁画,人物栩栩如生。一根水桶粗的圆形灯柱从顶上倒吊下来,极具欧洲风味。

  这篇报道发出的第二天,李建忠的微弱抗争在强大的推土机面前溃不成军。“山寨白宫”被拆除当天,李建忠的媳妇杨丽甚至爬到了白宫的圆顶上,打算以死抗争。最终,这栋房屋还是在当天被夷为平地。

  李建忠回忆说,在此之前,当地负责拆迁的工作人员已经与他就拆迁补偿问题进行了多轮谈判,前后耗时近一年。为了挽救这栋建筑,李建忠一家在谈判的同时,甚至做出了退一大步的妥协决定。他们打算将房屋捐出,用作村子里的老年人活动室,只求能够保留房屋。但这个决定终未获得允许。

  谈判期间,李建忠找到了昆明建纬律师事务所的孙可、杨阳,以及震序律师事务所的张宏雷律师。三位律师给出的意见是做好两手准备,以备万一。

  于是,李建忠着手联系房地产评估公司。“我找了三家昆明的房地产评估公司,没有人愿意接手。”他把目光转向了省外,与成都、北京、上海三个城市的房地产评估公司都有过接洽。

  成都的房地产评估公司给出了一个比较低的报价,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北京的一家房地产评估公司,“首都的公司嘛,更有说服力。”

  在房子被拆除前一周,北京的这家评估公司派人来到李建忠的“白宫”,进行估价测量。这次评估,李建忠花掉了13万元,包括评估人员的差旅费等等。评估得出的结论是,李建忠的“山寨白宫”估价为5220278元。

  这份房屋资产评估事后被李建忠认为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要是不做这次评估,我房子都被他们给掀平了。现在我开口就说要多少多少万,肯定说不过去。”

  做完房屋评估之后的一周,强拆来临。一个崭新的小区在这片土地上迅速拔地而起,李建忠一家落荒而逃。

  自从“白宫”这栋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被拆除后,这一片区的拆迁工作明显好做了许多。

  曾经的荣耀

  爱犬“小花”的老去,仿佛是对李建忠的“白宫”以及四年时光一去不复返的隐喻。在小花身上,李建忠看到了昔日的辉煌和今天的无奈。

  “山寨白宫”在别人眼里可能只是代表着财富,但对李建忠来说,这栋建筑凝聚了他的才艺。

  李建忠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原先是西山建筑经营公司的一个小组长,1990年,经人点拨,他辞职出来,自己开了一家名叫“团山预制构件厂”的厂子,从此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当年的“山寨白宫”颇具欧式风格 资料图片

  从事了一辈子的建筑行业,李建伟把“白宫”视作展示他建筑才华的荣耀之作。他对这栋建筑精雕细琢,到了极其苛刻的程度。

  从1988年开挖基坑到2000年入住,李建伟的“山寨白宫”耗时漫长。之所以建设周期如此之长,是因为他拿不定主意。“是要和其他村民一样随便建个住房,还是要盖一个与众不同的房子呢?当时我还没想好。”

  “山寨白宫”曾几易建筑方案,他甚至远赴上海、杭州考察当地建筑风格,最终决定,要搞一个欧式建筑。

  在外地旅游期间,他拍回了大量的建筑照片,自己对照着照片仔细研究。确定要搞欧式建筑之后,李建忠甚至把一些建好的部分都给敲掉,重新来过。

  工期如此漫长,连建筑工人都换了三拨。“有的包工头根本就没见过那样的建筑,根本不知道要怎么搞。”其实,大多数包工头都不知道这栋奇怪建筑要怎么盖,李建忠便亲自上阵。比如,他在白宫里搞了个360度螺旋楼梯,因为没人会,李建忠就自己计算、自己建模。“就算今天,360度螺旋楼梯都是很难弄的,大多数都是180度的。”


“山寨白宫”内景 资料图片

  “白宫”建好之后,李建忠非常得意。“好多村民,甚至官员都来我家参观。他们都说,你一个农民搞出这么洋气的建筑,给农民长脸了。”在房屋被拆之前,媒体对这栋建筑冠以“山寨白宫”这个略带贬义的头衔。但李建忠很喜欢这个称谓,因为白宫在全世界都有名气,既然自己的房子被称作“山寨白宫”,这至少说明自己的手艺还不赖。

  那条如今已经老态龙钟的公狗“小花”是2002年来到李建忠家的,它见证了李家的荣耀。2009年房屋被强拆后,李家人落荒而逃,小花也不知所踪。

  两三年后,李建忠得知小花流浪到了隔壁的严净寺里。说到这条忠心耿耿的老狗,他忍不住红了眼眶。“房子被拆的头几年,我在忙自己的事情,后来有人告诉我,说它跑到寺庙做了流浪狗……做了流浪狗……”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李建忠赶紧找到寺庙,把小花领回了家。

  现在的小花确实老了。“他来我们家已经十多年了,相当于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了。”望着小花,李建忠悄悄抹起了眼泪。小花趴在地上,目光呆滞,一会儿,它起身往客厅的黑暗处慢悠悠地走去,佝偻着脊背,像极了耄耋之年的老人。

  法律之路一走就是四年

  2012年9月4日,奔波了三年多后,李建忠终于收到了立案通知。半年多后,他的代理律师张宏雷收到了胜诉判决。

  房屋被拆除之后,李建忠就坚定了要走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信心。“我们的宪法、法律都在那里摆着,我相信我的事情总会有个结论。”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为了等来这一天,竟然一拖就是四年。

  “律师带着我去立案,对方没说不给立案,也没说不能立案。”李建忠已经记不起跑了多少次法院,就这样漫无目的地递交立案申请,立案艰难,李建忠甚至一度动摇了走法律程序的信心。


拆迁现场 资料图片

  代理律师张宏雷说,在带着李建忠去递交立案申请时,李建忠不时能接到省外“记者”和一些所谓维权人士的电话,“有人承诺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帮助他解决这问题”。张宏雷当即劝阻李建忠说,“山寨白宫”的案子法律事实清楚,法律法条也有明确依据,无需走其他渠道。“他当时可能觉得既然西医不行,要不就试试中医。”

  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李建忠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张宏雷记得,虽然案件一度陷入停滞状态,但李建忠从来没有抱怨过。“每到节假日,他都会约我们几个代理律师吃吃饭,说些感谢的话。”

  李建忠表面的平静,是用极大的克制和忍耐换来的。“我要是不懂得隐忍、经受不住考验,可能早就疯掉了。”他说,当时他心里恨极了,但总是告诉自己要隐忍,等到有结果的那一天。

  2012年9月4日,奔波了三年多后,李建忠终于收到了立案通知。张宏雷说,收到立案通知时,他根本没想到这个案子会赢。“当时我觉得庆幸的是,总算立案了。结果也许会非常不乐观,但这也是个好的开端。”

  2013年5月9日,张宏雷参加完一个活动,返回办公室时,接到了来自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通知,叫他去取判决书。“接到电话的时候,我仍然没有想到会赢。”直到当天拿到判决书,他冷静地把判决书翻到最后一页,脑子里盘算着该怎么把“输了”的坏消息告诉李建忠。

  “结果,我一看,啊?不是嘛?赢了!再看一遍,没错,是赢了!”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行政判决书(2012)昆行初字第00069号》对此案做出了判决:“确认被告五华区人民政府2009年5月12日做出五政行裁决字[2009]第1号《行政裁决书》的行政违法。”市中院的《行政判决书(2012)昆行初字第00070号》同时宣判:“由被告五华区人民政府、第三人黑林铺办事处共同赔偿原告杨丽、李建忠被拆房屋的价格、房屋装修及附属物价格、过渡费和搬家费的财产损失,共计人民币2384700.00元。”

  李建忠认为,这个判决与他的主张金额相去甚远。他算了一笔账:房屋被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为500多万元,如果加上这些年的利息损失,至少需700万元左右才能弥补损失。“我连精神损失这些都没有算进去,光这栋房子放到今天,它都值700万。”

  对于此事,五华区委宣传部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员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要求记者提一些“更加专业”的问题。“我们会尊重法院的判决。”最终,她以这句简短的话语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他还要上诉

  李建忠主张,要有人为当年错误的拆迁决定负责,并要求得到与房屋评估价相符的赔偿金额。将会带着他的律师团,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上诉。

  李建忠还在准备继续上诉。这次上诉的重点是:没有具体的个人为当年的拆迁裁决负责,以及赔偿金额过低。


“山寨白宫”化为一片废墟 资料图片

  李建忠说,房子被拆之后,他是“全神贯注”打官司,为了找一个住处,他买下了森林湖别墅,每月要还银行8000元的按揭贷款,同时,为了买这栋房子,他还找私人借款,每个季度要还10万元。这些年为了打官司,他停掉了手头所有的工作,开工厂时,他曾与人合伙买下西市区的一栋大楼,这栋大楼成了他至今唯一的生活来源。“要是不拆我的房子,我就不会过成今天这个样子,也不会欠那么多钱。”

  张宏雷、孙可、杨阳三位律师,将继续组成律师团,为李建忠的上诉之路提供法律支持。张宏雷律师以敢于接社会热点案子而闻名,建纬律师事务所的两位律师则擅长打房地产官司。

  以张宏雷丰富的从业经验,在他看来,拆迁官司行政诉讼案的胜诉率只有不到20%。他明白,“山寨白宫”这个受到广泛关注的案例胜诉,对公众重拾对法律的信心将带来积极的标本效应。“我对很多记者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中院的主审法官能做出这个判决,非常了不起。我对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表示敬意。”

  代理这宗案子,张宏雷的律师费是1万元。张宏雷坦言,如果光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说,这宗案子的性价比极低。但作为律师,他还是接下了这个活。“接这个活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不到的是,还真给做成了。”

  下一步,李建忠将会带着他的律师团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他主张要有人为当年错误的拆迁决定负责,并要求得到与房屋评估价相符的赔偿金额。李建忠还透露了一个他“预谋”已久的秘密:如果二审结果乐观,他会把已经设计好的一座叫做“白宫宴”的建筑的设计图纸拿出来,找人合伙再建一个“白宫”,用来承接婚宴、搞娱乐等。“我这个设计图纸,跟那些专业人士的不能比,但我相信拿到一些建筑设计比赛上去,至少可以拿个第四名。”

  说着,李建忠的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作者:张玉玺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