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盈利,杨先生更是叫苦。“我们的利润还不如销售商,有的商户一年才结一次账,厂家完成任务了返利,每年的利润只够一家人吃饭。”杨先生说,今年房价啥的都涨,连雇人都不敢雇了,“为啥终端没有利润,我们送一件5毛的还不够开工,工人工资都要一两千,得送多少货能够本啊。”
与杨先生不同,在省政府对面的政一街上做配送站的韩先生不单做某一品牌,而是各个品牌都有。不过目前他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招工难。
韩先生说,他从1996年就进入了这个行业,在1990年到2000年的时候管吃管住一个月300元钱,不仅好招人,一找一群,还都是年轻孩儿。2000年以后开始工人工资涨了,从300元涨到五六百元,又涨到800元,又从800元涨到1000元,1000元涨到1500元,“2004年的时候一招都是五六个人,去年就招到1个人,工资1500元,包吃住。今年从过完年到现在,1个月2000包吃包住,另外提成三个点都找不着人,差多大价你看看”。
据韩先生介绍,他的冷库10来平方米,能容1000多箱冰激凌,2004年的时候他做过伊利专卖,不过当时市场上的配送商少,整个郑州市也就二三十个,覆盖面也大,都是外面跑,投的点多,自己开发的客户也多,生意很不错。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配送点也多了,整个市场处于一个价格混乱的状态。
韩先生说,现如今市场上的配送点已超出了饱和,伊利的配送站有30多个,蒙牛的差不多接近40个,天冰的更多,和路雪、三全、思念也都有,光这些加起来都有100多家,好多不了解行情,盲目地进入,导致这几年大家一直在打价格战。
C 厂家:本土品牌今年市场有收缩
作为河南的本土品牌,“天冰”2001年正式大规模进入郑州市场。据悉,去年一年,该公司下属的7个分公司的销售额总和为8个多亿,今年1月份也取得了开门红,比去年同期翻了8倍。
据该公司市场部刘经理介绍,2004年以前,天冰过得非常滋润,伊利、蒙牛还没进入郑州市场,那时天冰的产品以两块、3块的占多数,1块、5毛的少。2004年到2008年,伊利、蒙牛进来以后,市场受到影响,天冰改成主攻价格在1块5的产品市场。2008年到2013年是天冰的转型期,收缩市场,苦练内功,开始继续做小神童,研发新产品,以1块5到3块的占比大。“我们按照预想的在发展,去年增长了50%销量,仅郑州2.3亿元左右,恢复到2008年以前的销量。据了解,去年伊利的销售额为20多亿元。”
“我们还有差距,今年我们将再推出两个新品,作为大众的品牌,占住1块到3块这个市场第一,把这一块做好,不做希尔顿,但做如家,今年估计会翻倍。”刘经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