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河南要闻 注册登录

河南“天冰”去年在郑州的销量达2.3亿元

2013-03-29 07:32:13来源: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中原网讯(记者 李丽君)夏季即将到来,作为夏季消暑的必需品——冰激凌,又将成为大家的宠儿。然而,今年和今年以后,它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冰激凌了,当我们在冰柜前犹豫选哪一支或者哪个口味的时候,这一个小小的选择,却牵动着一个正在崛起的行业。有人怀疑,这个出身只有几毛或者几块钱的产品,它能撑得起一个行业?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这个既古老而又现代的行业,硝烟从未熄灭,在经历过工业革命、价格竞争、市场垄断后,正在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A 销售商:利很薄,只为增加人气

在文化宫路陇海路口一家小卖部内,店内烟酒饮料啥都有,唯独没有卖雪糕的冰柜。“卖雪糕还不到季节,再等一个月才上。”老板苏先生说,每年夏天都有各个品牌冰激凌配送点的人给他们送货,有的连冰柜都送只收个押金。

苏老板说,卖雪糕利很薄,5毛一个的利润是1毛,1块的利润2毛,1块5的利润3毛,“冰柜24小时不能断电,一天得5块钱的电,厂家的冰柜押金得一两千,这得压着钱,还有房租,我们还没有送雪糕的挣钱”。

在华山路上的一家小型超市内,冰柜里放着各种品牌的雪糕冰激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天冷,销量一般,老板本想把冰柜撤了,但是为了吸引点人气没办法就放着了。

B 配送站:整个市场处于一个价格混乱的状态

在伊利冰激凌西耿河配送站,记者见到了两年前才接手这个冷库的老板杨先生。据了解,伊利郑州分公司在郑州按区域划分,设置了30多个配送站,每年总公司从内蒙将冰激凌运到郑州,直接分配给这些配送站,然后这些配送站再将冰激凌送到各自的终端销售点,每年公司给每个配送站定的有任务额。

“2011年我们完成了七八十万,去年完成了近百万,今年的任务还是100万,不过今年不好弄。”杨先生说,他们的区域今年又重新划分了,每年他们都是年里头就开始打款拉货,今年进的货到现在出不动。雪糕一般是5、6、7月销售不错,冬天生意不好,但也有点销量,可是今年到现在天还这么冷,压货太多。“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都吃好的了,低档次的东西不好弄了,而且市场竞争太厉害,厂家太多,品牌太多。”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