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富民强国新目标启程
我国人口规模比世界上现有的56个高收入国家的全部人口之和还要多出3亿多,人均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淡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6,最丰富的煤也只是世界平均水平一半多点。如果在这种条件下,中国能够实现现代化,整个世界就有了希望。
2012年中国经济实现年初制定的7.5%的预期增长目标几成定局,这意味着中国的年GDP总量将首次超过50万亿元人民币,达到8万亿美元以上,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
这意味着,在党中央坚强的领导下,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在“稳增长”的一年——2012年,与“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征程成功对接。
2003--2011年间,中国GDP年均实际增长10.7%,其中有六年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依然实现了9.2%的增速。这一时期的年均增速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至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经济增速基本趋于稳定。在全球经济增长动力衰退、国内经济运行复杂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没有出现大滑落的局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近作出了中国经济已软着陆、实现企稳回升的判断。
“这十年,应当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一个时期。而且,年度之间的经济波动幅度最小,实现了一个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平稳发展阶段。”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谈到,即使因国际金融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明显放缓甚至面临衰退时,中国经济也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并率先回升,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开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延续了34年。持续不断的量变已经使这个东方大国在诸多领域形成了质的飞跃,比如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等等不断刷新的全球位势。
从更有境界的人类进步史角度观察分析,2012年值得铭记的不仅于此。这种量变聚集的喷薄能量正在改变人类的贫富落差和发展格局。据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随着今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美国的50%以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低收入国家GDP总和超过发达国家GDP总和的情况。
“南方国家创造的财富第一次历史性超越北方国家,人类发展的重心发生了里程碑式的位移。”中共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告诉本刊记者,此时此刻,人们会发现,中国现代化道路如何继续展开并走向何方,不仅直接决定13亿多中国人民的福祉前途命运和民族复兴大业,还会影响其他约40亿发展中国家人民摆脱贫困、实现自强的信心和期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宁宁赞同这样的分析。他说,中国推进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给了世界信心:
“中国13亿多人口,人均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淡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6,最丰富的煤也就是世界平均水平一半多点。如果在这种条件下,中国能够实现现代化,整个世界就有了希望。”(记者 王健君 王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