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 应妮)第15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看来是要把“跨界”进行到底——2日晚的闭幕音乐会上演了中国三大男高音戴玉强、莫华伦、魏松与美国摇滚老将迈克尔?波顿的“乱炖”,驱散了北京这个寒意甚浓的初冬夜,为本届国际音乐节划上圆满句号。
第15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在节目的策划和设计上可谓新意不断、创意叠出,而最显著的特点便是突破了以往专注于古典音乐的风格界限,造就了音乐节15年来内容最为全面、风格最为多样,受众最为广泛的音乐盛会。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观众除在音乐节的舞台上欣赏了包括哈雷管弦乐团、伦敦小交响乐团、钢琴大师鲁道夫·布赫宾德、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等古典音乐领域中的传统名团名家的风采外,本届音乐节还破天荒地将流行音乐元素注入演出节目内容,不仅邀请到了美国著名音乐巨星迈克尔·波顿的加盟,更把包括崔健、罗大佑两位华语流行音乐的重量级人物纳入阵容。
前者在11月1日为北京国际音乐节献上了15年来的首场流行音乐会,并在随后的闭幕式上与中国三大男高音惊艳合作,为本届音乐节画上完美的句号;而崔健与罗大佑的出现更是此次音乐节的一大惊喜,二人联袂作曲家谭盾、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上演的跨界音乐对话堪称国内音乐界史无前例的轰动创举。
此外,音乐节还对传统的古典音乐演出进行了大胆创新,以跨界为主题,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最大程度地吸引了各领域音乐听众的欣赏兴趣。比如“亚洲第一花腔”曹秀美一改往日的端庄与典雅,大胆挑战了豪放不羁的音乐剧唱段,并即兴演绎了时下最流行的《江南Style》;在王府井教堂,皮亚佐拉热力四射的探戈舞曲取代了以往的古朴与严肃;而作曲家谭盾为音乐节十五周年特别创作的摇滚无调性序曲《青春》,也契合了本届音乐节的追求音乐多样性的精神和主旨。
最值得称道的一笔是,本届音乐节让传统的古典音乐会摆脱场地的束缚,把高雅艺术融入普通市民生活。音乐节今年创纪录地将多达13场演出安排在三里屯Village这一的时尚消费中心举行,包括钢琴家大师布赫宾德的7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音乐会、布里顿的儿童歌剧《诺亚的洪水》、莫斯科斯列坚斯基合唱团音乐会以及由余隆、罗大佑、谭盾、崔健进行的“音乐节朋友们”对话等都相继在这里举行,并通过户外大屏幕进行了实时直播,实现了演奏厅内外的双向互动。
余隆表示,随着北京国际音乐节不断成熟,音乐节的理念正在发生变化。“15岁意味着北京国际音乐节步入了青春期,青春期的音乐节有很多幻想、遐想和梦想。和创立之初相比,我们不希望音乐节只是引进名家名团,去‘追星’,我们想把音乐节带入到更加绚丽的舞台上,通过更多的创意让音乐节给大家带来一个更大的梦想,把中国最新的艺术形式推向世界。”
事实上,这种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以“跨界”形式表现出来,正显现出音乐节的成长和信心。余隆说,“目前,2013年、2014年的音乐节,比较清晰的框架已经出来了,15年、16年也在计划之中。我希望未来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将更具创造力。音乐节将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理念,我们也想把音乐节带入更完美的境界上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艺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