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媒体评论:新能源车 如何让我爱上你?

2012-09-04 09:10:00 来源: 中国质量报 
字号  

  有人曾乐观地预言,假如限购政策在各地铺开,这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福祉。然而现实无情,限购早已行,福祉未见来。8月27日,广州限牌后首次摇号,1090个无偿摇号新能源车牌指标(每辆车还提供1万元购车补贴),只有186个找到了东家,剩下904个成为废标,不得已被挪到下一期改为普通车牌指标进行摇号配置。

  也有人乐观地预言,假如配套设施能够跟得上,新能源汽车市场很快就会热起来。然而现实无情,配套有跟进,市场仍冷清。早在2010年8月,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建起了一座相当先进的充电站,可是两年来,充电站除了给两辆电动公交车和开发区内几辆电动巴士充过电,再无其他社会车辆使用过,其价值似乎只剩下“概念展示”了。而散布在全市各停车场的100多根充电桩也乏人问津,几被灰封。

  限购也好,配套也罢,这些原本在理论上被认为是为新能源汽车加分的措施,却都在实践上遭到市场的冷遇。很显然,人们根据官方和业内通过主流媒体对新能源汽车的各种烘托建立起来的景象,与真实的市场是两码事,两张皮。

  大道理谁都懂,但真正管事的还是市场最简单的那些道理,它们都是硬道理。什么节能减排啦、绿色消费啦,老百姓都有这个心,可真要他们出这个力,就难了——不是不想出,而是真心没这个力。新能源汽车现在之所以叫好不叫座,一个根本的原因是票价太高,老百姓花不起那个钱,捧不了它的场。国外某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电动汽车的价格只有降至2.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以下,销量才可能获得突破性的增长,否则将永无起色。考虑到中国的整体消费水平与美国比尚有较大差距,电动车的价格还要更低才行。然而,当下电动车的市场价格却高得离谱,比如新上市的比亚迪E6市场售价接近40万元,而通用引进的雪佛兰沃蓝达的要价更是高达近50万元。有消费者惊呼,有这个钱就去买奔驰、宝马了,买电动车不犯傻吗!虽然政府一直通过补贴优惠政策进行刺激,有的地方的最高补贴额度已经达到12万元之多,但起到的拉动作用并不大,毕竟,加上补贴之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还是很高,远不够亲民。

  就算有些消费者有心也有力,可再进一步想到其他后续问题,多也会犯嘀咕,选择放弃。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车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困扰着生产企业,也让消费者忧心忡忡。雪佛兰沃蓝达电动汽车、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菲斯克Karma电动汽车以及比亚迪电动汽车均发生过碰撞起火和自燃事件,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不少业内人士甚至已经开始对当前电动车技术的应用性产生怀疑。安全之外,待选车型少,充换电站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充换效率不高,汽车电池关键技术不过关,售后维修、报废处理、二手转卖等系统保障不足等,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阻止消费者购车的障碍。

  崔健老师在一首歌里唱道:“现实像个石头,精神像个蛋;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命。”在新能源汽车这件事上,冷清的市场的确是块冰冷坚硬的石头,但新能源汽车也确乎是个蛋,它虽然脆弱,却是充满希望的生命。要让这个生命破壳而出,放在石头上是不行的,在石头上敲更不行,只有给它温暖——这种温暖来自消费者的认可,而这种认可必得自新能源汽车本身的改善,消费者因这种改善更多地从现实角度而不是单纯从环保责任感来衡量新能源汽车的价值。当然,改善的发生,基于政府更大力度的扶持、生产企业更大力度的研发、产业链保障系统更全面的同步发展。  □ 胡立彪

[作者:陈鑫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