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网传朝阳公园沙滩排球场照片。右图:8月15日,大人孩子在朝阳公园沙滩主题乐园尽情享受沙滩的快乐。本报记者 李维娜摄
疑问二:新、改建场馆用得多吗?
【调查】各馆情况不一,鸟巢、水立方、高校体育馆等利用率较高,收支基本平衡
据了解,北京新建了12个奥运场馆,改造了11个场馆,另外还有8个临时建筑场馆。
这些新、改建场馆的使用情况如何?记者走进奥林匹克中心区,在鸟巢,遇到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者。“我看过很多国家的体育馆,鸟巢让我最震撼。”美籍华人石童告诉记者。
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相军介绍,截至2012年7月底,鸟巢累计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举办各类大型活动60多场。鸟巢每年的整体运行费用8000万元左右,目前已实现了收支平衡。而驻场演出项目也在策划之中,引入的3D灯光秀等项目明年有望成为长期固定项目,预计年演出200场次。
在鸟巢隔壁的水立方,记者发现,游泳嬉水的人很多。“我要澄清一个不实的传言。”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奇勇说,“水立方去年没有亏损,收支平衡,目前我们连续两年营业额在1亿元以上。”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水立方共举办体育赛事47场,各项演出活动422场次,去年接待参观、游泳、嬉水游客总数达219万人次。
与鸟巢、水立方不同,万事达中心(原五棵松体育馆)是第一座进行商业冠名的北京奥运场馆。该馆运营公司总经理国今娇介绍,2011年共接待观众60多万人次,2012年将达到100万。目前使用率达到50%—60%,在营收方面已实现收支平衡。
在奥运新、改建场馆中,高校场馆共有6个,利用率较高。记者从北大邱德拔体育馆了解到,该馆经过改造,不仅成为北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运动场馆,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文体场所。今年上半年,已实现收支平衡。
与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这些场馆相比,还有6个涉奥场馆为国家体育总局所属。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介绍,国家射击馆、国家自行车馆赛后作为国家队训练基地,运营费用主要由国家拨款,“在满足运动员训练之余,也会向公众开放。”
【调查】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以社会效益来评判
“作为一个市民,不能因为自己没有使用、参与过,就否定奥运场馆的价值。”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说,奥运场馆的功能定位是“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不能按企业资产来评价。评判奥运场馆不能仅仅从经济效益来考虑,还应当从社会效益去评价。
“大型体育场馆的根本属性还是公益性。”刘扶民指出,“目前对体育场馆以硬件评价为主,对服务质量、经营效益、公益性等评价还有欠缺。”据他介绍,从去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已在开展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专题工作,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是重点之一。
谈到万事达中心的社会效益,国今娇认为:“体育场馆投入巨大,是很难收回建造成本的。除了经济效益,体育场馆更多的是为公众提供服务。”
奥运场馆为城市带来的集聚经济效益也不可忽视。据朝阳区政府的数据,2011年上半年,奥运功能区实现财政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9.5%,举办各类活动472场,是2010年同期的5倍多。
奥运场馆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利用?国外大型体育场馆有哪些优秀经验可以借鉴?请关注后续报道。
沈小根 王继晟 方莹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