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片中原网> 首页图片 注册登录

王刚砸赝品 被砸瓷器疑有珍贵文物回应绝不会砸错/图

2012-08-19 10:48:56来源:广州日报
字号  

 

被砸的“钧窑玫瑰紫葵口瓶”

   反响

  砸了我58万元收的青花 我要去牛津大学做鉴定

  自己的宝贝被砸,而被砸瓷器的真假之争又日益激烈,那么持宝人作何感想呢?吕献珍是文化部艺术品鉴定委员会的成员,虽然自己就是陶瓷鉴定专家,但在2008年,他收藏的一件“元青花瓷器”在节目被当做仿品砸掉了。直到今天,他都“不服”。

  “当时,一位朋友问我借一件元代的玉壶春,说去参加一档鉴宝节目。他跟我说,节目请的是国家鉴定委员会的人。我对自己的瓷器有信心,同时也相信这些专家能看明白,就借出去了。没有想到,节目请的专家最后把我的瓷器给砸了。”瓷器被砸后,吕献珍拿着碎瓷片到很多机构做过科学鉴定,结论证明这瓷器是“对的”。

  “这节目请的专家翟健民顶多算鉴赏家,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个做买卖的;还有甘学军,他是拍卖公司的老总,根本就没鉴定能力。他们说假是他们的事,我到今天都认为我的瓷器没问题。瓷片我还留着呢,有机会我会去牛津大学做权威鉴定。”

  吕献珍告诉记者,那件元青花当年是他花58万元收的。“那个品种在目前的考古中是比较少的了,而且是个完整器。几百年的文物,老祖宗留下来的,一锤子给砸了,谁不心疼啊?!如果它还在,现在至少价值上千万。”

  思考

  粗暴对待民间收藏品

  已造成古瓷大量外流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雷从云告诉记者,就他所研究的元青花瓷器而言,民间的力量确实“不容小觑”。“学术界有种根深蒂固的看法,认为元青花国内外加起来不足二三百件。事实上,我在北京、呼和浩特以及广东的许多地方见到过民间收藏的相当数量的元青花。已经远远不是两三千件、两三万件的问题了。不仅数量大、而且品种多、档次也非常的高。”

  然而,这些民间的元青花的身份却很难得到承认。曾经在某次研讨会上,雷从云看到某位瓷器专家,“只在展示厅里走了不到半圈,匆匆扫了一眼几件瓷器,就转身走掉了。一边还说:‘都是假的,有什么研究头啊。’”

  雷从云痛惜地说,他在很多的鉴定场合,见过太多的民间藏品,都是以这种极不负责任的方式被“毙”掉的。

  在雷从云看来,不给民间收藏的瓷器正名,不仅极大伤害了民间藏家的感情,还造成了瓷器的大量外流。“这些年,我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还有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见到许多这样流出去的瓷器,都非常的好。而且,他们收的价钱还很低,人家跟我说:‘这些都是你们不要的。’我也只能自我安慰:‘无论这些宝贝放在法国、美国、还是英国,反正创造它的都是我们中国人,这件东西总归是我们的。’”

  “对这些民间收藏最大的抢救和保护,就是对它们认可,先别忙着否定、忙着砸掉它们,安下心来好好研究,必要的时候引入科学鉴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健民研究员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专题策划:吴聿立 文/图:记者金叶、江粤军)

编辑:徐珂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