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调查:推行“户外教育”新型理念能否解救宅孩

2012-07-13 16:30:00 来源: 北京晚报 
字号  

  暑假到来,然而对于很多北京孩子来说,对此并无过多期待。“我家孩子暑假早就全排满了,光是奥数班和英语班的集训就占了一个月。”“最多安排一周全家外出度假,其余时间都有课,停了开学就跟不上了。”这是记者这两天最常听到的家长对话,孩子们的生活依旧是“不在培训班,就在去培训班的路上”。

  日前,中国儿童中心与舒肤佳联合对全国五大城市小学生户外活动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发布《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蓝皮书》。调查显示,北京儿童认为自己很忙的比例相比于其他调查城市最高,达到46%,高于38.7%的平均值;认为自己的课余生活有意思的比例最低,仅为79%,低于平均数83.4%。

  在不参加户外活动的原因中,由于作业多,参加课外培训班没有时间的人数比例北京均排名第一,这种趋势年级越高越明显。参与调查的专家表示,北京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正在消失!孩子们已越来越“宅”了。

  这个暑假,谁来解救“宅孩”们?记者了解到,目前,有教育专家和机构正在推行“户外教育”的新型理念,他们能否帮助“宅孩”们走出教室和家门?

  意外收获 中学生给政府提建议

  北京中学生焦司颖和杨梦筠的暑假过得有点不一样,最初他们是抱着好奇心来参加“儿童生态道德科技夏令营”的,结果却有意外收获。

  在参观台儿庄古城的时候,他们从导游那里了解到,台儿庄古城与京杭大运河息息相关,运河造就了台儿庄古城的兴盛繁荣。旅行中他们观察到当地居民在清澈的运河上洗拖布,并将洗衣服的水随意倒入运河中。两个孩子当即决定搞一个关于“台儿庄古城考察报告及水资源保护建议”的研究。

  选题确定之后,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运河的水资源状况及水质进行了深入考察。他们发现,运河水有严重的水华现象,居民家附近的河水中含有丰富的泡沫。其实运河的水本是地下水,可以达到饮用标准,而被污染的水将不能被饮用,从而造成水资源浪费。

  能不能使台儿庄古城依然被清澈的河水环绕呢?两个中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在城外建立污水处理厂,防止污水排进运河;尽早拆除大坝,让运河重新变成活水;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定期打捞河上的垃圾;设立警示牌,警示人类不要污染水源等。焦司颖和杨梦筠很有信心地说:“我们要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和建议反馈给古城的管理部门。另外,我们还会再来到台儿庄,制作一些宣传品,向当地人宣传保护运河的知识,提高古城人的环保意识。”

  这个“生态道德”夏令营是中国儿童中心与西城区科技馆联合举办的一次户外教育活动,它也是中国儿童中心的教育专家们几年来正在实践的一个教育新课题。“行动中的研究与思考,使学生在夏令营活动中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和行动者。”中国儿童中心科研与信息部部长霍雨佳告诉记者,她把这种户外教育活动称为“行动学习”。

  当考察者 孩子带着研究课题上路

  中国早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如今各种形式的游学夏令营也很流行,住五星酒店,参观国外名校,费用昂贵,究竟从中获益多少却很难说。中国儿童中心教育活动部部长王秀江博士告诉记者,他认为户外教育是“一种在户外情境中,利用户外资源,借由户外活动的形式来达成教育目的,与科学教育、野营教育、自然研究、环境教育以及数学、语言、历史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

  “和走马观花的游学最大的区别是,孩子们是户外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经过事先的准备,他们将带着研究课题上路,一路走,一路解决问题。”霍雨佳给记者讲述了她带孩子们到内蒙古阿尔山进行的一次生态道德教育夏令营,“出发前,先召集孩子们进行三天的培训,介绍阿尔山的自然、人文情况,教给他们一些做调查研究的方法,然后让孩子自己上网查资料,找出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天,孩子们带来的五花八门的问题让老师感到非常惊喜,“有的孩子想比较一下阿尔山和北京的水质有什么不同,有的想考察自然环境不同对人的身体素质和饮食习惯有什么影响,还有的希望采集一些植被标本和北京动植物比较……我们按照研究课题的方向把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由一个老师指导,大家一起准备工具,孩子们的兴致特别高,就这样带着问题上路了。”

  “在路上,孩子们一面解决自己带来的问题,一面又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有孩子发现,当地人到森林里采摘野生的蓝莓和蘑菇,有一个习惯,就是绝不采完,留下一些小的作为种子,他们还采访了当地人,了解到这是阿尔山的传统,他们很早就知道了不要对自然过分开采。”从阿尔山归来,孩子们把旅行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写成调研报告,老师把这些报告,还有孩子们采集的标本、水样、土样做了一个交流展览会。“孩子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感知、感悟并能以审视的、思考的眼光看待环境问题的综合原因,这也就实现了行动学习的目的。”霍雨佳表示。

  走出教室 治疗“自然缺失症”

  中国儿童中心主任、学前教育专业博士丛中笑告诉记者,“户外活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一剂营养,现在却被忽略掉了。”她和儿童中心的教育专家们目前正在致力于培训方式的转换,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和社会,实现各种形式的户外教育。

  “现在有很多孩子,好像得了‘自然缺失症’,做不完的作业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使他们失去了亲近自然的能力。”中国儿童中心教育活动部的房露老师对记者说,她为5到10岁的孩子在暑假设计了一个名为“寻找绿的足迹”的户外探究活动,7月的每个周六孩子们都可以自愿来参加。“活动地点就在儿童中心的大院里,这里植物丰富,草木种类很多,交给他们的任务包括找一片自己最喜欢的树叶做成‘树叶印章’;还有‘家园探宝’,按照藏宝图找出5种不同的物质,有种子、动物痕迹、人类痕迹等,然后给它们分类拍照;还有‘按图索骥’,孩子拿着植物的图片去找到这棵真正的植物……完成任务的孩子可以换取种子,回家栽种。”房露老师介绍。

  “这个活动,其实就是想让孩子们静下来,亲手摸一摸植物,听听树叶摇动的声音,闻闻树叶泥土的味道,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心灵的净化。有很多孩子,在这里上了好几年的课,在院子里穿梭过几百次,却从来没有享受过这里的自然环境。”

  征设计师 户外活动PK网游

  阻碍儿童参加户外活动的因素除了作业培训,还有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的普及,《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蓝皮书》调查显示:寒暑假时,儿童每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平均为2.32小时,超过2个小时的儿童多达61.4%。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业压力的加重,户外活动时间减少了,但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并没减少。

  “设计活动对于老师来说,其实比讲课的难度大很多,目前为止,我国的教育类高校没有一个学习儿童活动设计的专业,而我们现在急需这样的儿童活动设计师。”中国儿童中心主任丛中笑告诉记者,儿童中心目前鼓励所有的工作人员,无论哪个部门,甚至包括保安和消防人员,都可以为孩子设计活动。

  “给孩子设计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首先要让他们能玩起来,能互动,而不是旁观者,让孩子进入设定的情境,完全忘我,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老师在活动中要做一个‘隐身人’,老师是制造浪花的人,而不是手把手带他们游泳。”丛中笑这样比喻。目前,儿童中心除了“生态道德”户外活动,还开展了“情商大世界”、“开心农场”、“跳蚤市场”等主题活动,试图让更多的孩子走出教室。 (张鹏)

[作者:姚培硕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