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市民都习惯了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货比三家,而除了货基或一些保本型、纯债型基金,市民买基金时基本有点“摸瞎”,并不知道这只基金能否保本,更遑论收益高低,一些稳健型的投资者对这些不确定的基金敬而远之。日前有基金在募集期时就公布参考收益率以揽客,但这种新鲜的方式近日被证监会叫停。
理财基金不能再对收益打包票
今年5月初,市民丁女士就曾接到华安基金公司的短信,“理财产品门槛太高?不如买月月鑫理财型基金!A类本期参考年化收益3%~4%,千元起买,申购零费率。”
由于多数基金尤其是偏股型基金与股市息息相关,这种在募集期就能对基金收益进行测算的基金少之又少。多数基金宣传时多以明星基金经理、投研团队、经济形势预期等利好因素进行宣传。而这只基金之所以能够如此“明码标价”,与它的投资方向有关,在公布第一期投资组合后,高达99.93%的资金为银行存款,这也是该基金能够对收益打包票的原因。
但昨日,记者在华安基金官网上的信息披露一栏中看到,7月11日公布的《华安月月鑫短期理财债券型基金投资组合构建情况说明的公告》除日常的投资组合构建情况外,还透露“后续本公司不再公布该基金的参考收益率”,原因是“根据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2012年6月11日公布的相关通知规定”,并且将对该基金的《招募说明书》进行修改。
投资者选基金回到老套路?
今年4月底华安月月鑫理财产品获批,其产品契约明确提出参考年化收益率,因此被视为基金业的一次重大创新和突破。但随着证监会的一纸禁令,理财基金公布参考收益折戟。业内人士表示根据《基金法》,基金管理人不得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
基金想通过公布参考收益的方式揽客,显然与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利用该方式进行宣传有关。但与上述两种相反,理财产品往往有银行兜底,有些信托产品还有地方财政作保,基金公司显然望尘莫及。
不能公布参考收益,基金公司也只能以情动人,“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将来表现。”或者基金公司只能回归到诸如明星理财团队的老路上。(记者 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