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焦虑抑郁不能只靠心理调节 应及早就医

2012-07-09 17:36:00 来源: 新民晚报 
字号  

  三十出头的王老师向来心思缜密、做事认真。近半年来常常睡不好觉,脑子里总在想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入睡后很容易惊醒。白天始终担心父母和孩子会出意外,同时伴有头疼、背疼等不适,时常心慌出汗。虽然勉强授课阅卷,但是工作效率比以前降低很多。

  从事销售工作的张先生几周来一直心情不好,总是感到乏力,没有精神,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做事注意力不能集中,连最钟爱的欧锦赛都提不起兴趣。同事和亲友都觉得他好像变了一个人。

  相似的案例如果发生在你的身边,你是否意识到对方可能患有焦虑或抑郁,是否能建议他们前往精神科或精神卫生中心咨询和就医。先来看看上海、北京、长沙三地焦虑抑郁大众知晓度调查结果,约1800位三城市成年受访者中,超过90%认为焦虑或者抑郁不过是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或情绪波动,依靠自我心理调节减压即可恢复。

  诚然,适度的焦虑是生活中的一个正常部分,它有利于我们发挥才能,帮助我们避开危险。但是,当焦虑进入每天的生活中,持续存在、不合理且无法抵抗,便成为焦虑障碍的征兆,需要引起重视。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赵靖平教授表示,焦虑障碍是真实的、严重的疾病。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它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

  为了帮助大家识别焦虑与抑郁,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何燕玲教授指出,焦虑不仅表现为担心,强迫症、惊恐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焦虑障碍,都包含在内。尽管每一种焦虑障碍在不同的患者身上的症状表现各异,但是它们都会引起极度的恐慌或担忧,从而干扰正常的生活方式。若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愤懑不平的状态,可引发多种疾病,影响生活质量,需要尽早咨询精神专科医生获得明确的诊断和恰当的医治。绝大部分患者在接受精神心理科医生的指导后,经过规范的疗程会获得康复。

  本次调查还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焦虑或抑郁障碍即使求医也首选内科医生。对此,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名誉主委、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明园教授呼吁,大众要建立对焦虑抑郁等疾病的正确认知,同时非精神专科医生对于抑郁或焦虑的疾病识别率亟待提高。  乔闳 本版图片IC

[作者:陈薇伊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