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成都土地 6月平均溢价近50%

2012-07-05 09:56:00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字号  

  “真没想到,由于参加竞拍的开发商太多,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将之前的挂牌出让,临时改为公开拍卖。”6月20日,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办,面积145.5058亩的这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再次点燃了地产大腕的激情。最终,龙湖以溢价率76.8%,单价3315元/平方米拿下。

  进入6月,成都主城区土地出让平均溢价高达49.89%。频频出现的土地高溢价,再次引发了市民对楼市后期的广泛热议。

  溢价率76.8% 龙湖6年后主城区首次拿地

  6月20日,成都市国土资源局以拍卖方式,出让位于武侯区晋阳二、六组一宗土地,该宗土地面积为145.5亩,使用性质为商业兼二类住宅用地。按原计划,该地块应于6月15日,以挂牌方式出让。熟料,这宗土地却引起了龙湖、华宇、中铁等多家品牌开发商的浓厚兴趣,成都市国土局不得不将之前的挂牌出让,改成公开竞拍。

  在当天的拍卖会上,各大开发商围绕该宗土地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最终,龙湖以3315元/平方米,溢价率76.8%强势拿下。而此次是6年后,龙湖在成都三环内首次拿地。这宗土地挂牌起始价仅为1875元/平方米,该地块靠近草金立交、紧邻晋阳路,交通便利,地块形态较方正,唯一缺憾是地块左侧靠近铁路,对居住质量有一定影响。

  主城区6宗地 平均溢价49.89%

  无独有偶,在龙湖此次拿地的前两天,蓝光地产更是豪掷9.4亿,分别以5400元/平方米拿下青羊区四威南路3号地块,以1765元/平方米拿下新都区大丰街道高堆社区地块。而在此前,蓝光同样是高溢价拿下青羊区清波村、府青两块地。而据相关地产人士推测,不排除蓝光地产在成都市区还将继续拿地。

  记者昨日从四川中原地产了解到,从6月1日至20日,成都国土资源局共计出让成都市主城区6宗土地,其中,武侯区金华村、七里村一宗面积为31.22的地块,出让溢价高达110.27%。而在这6宗土地中,即使出让溢价率最低的成华区府青路片区B地块,溢价率也高达22.5%。在这6宗土地中,平均溢价率高达49.89%,刷新了2010年,楼市受调控后成都市主城区单月土地溢价率最高纪录。

  土地频频溢价 引发种种担忧

  进入6月,不光是成都频频出现土地溢价现象,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出让的不少优质地块,也同样出现了高溢价率,其中恒大地产以高达169%的溢价率,3.29万元/平米的楼面地价拿下广州珠江新城地块,更引起了公众对于地价升高会否带来房价反弹的担忧,并引发业界对于土地市场是否已经回暖的争论。

  业界普遍认为,去年以来土地市场伴随楼市成交低迷进入一个冰封期,如今开发商敢于大肆拿地,确实印证了楼市成交已经回暖,并传导到土地市场,大型房企库存消化很快,急于补充土地储备。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近日表示,经过两年多房地产调控,现在市场上的投机性需求基本上被挤出了市场。尽管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仍为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很大空间,但是不可能再有以往暴利式的非理性超常规增长。

  □同步播报

  修改法规 界定土地闲置标准

  日前,国土资源部修订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已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修改后的《办法》对“闲置一年收土地价款20%的闲置费,闲置两年无偿收回”并未改变,但对闲置土地的认定和处罚,则作出了明确细化,便于有法可依。

  原《办法》已经实施了13年,由于部分条款模糊,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很大难度,导致执法难的尴尬。众所周知,认定土地闲置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逾期未动工,而原来的《办法》对“动工”标准的认定。由于没有“动工”状态具体认定标准,操作中经常遇到用地者以“围墙”为动工现象,有的拿到土地以后圈个围墙就声称已经动工了,不利于闲置土地认定和处置。为了更有效地清理闲置用地,修订了已实行13年的《办法》,条文从原来11条大幅扩编至32条。未来,国土部门在处理闲置土地问题上可能会更多采用经济手段。

  □专家解读

  “地王”时代已去

  “原来拿地的都是中小开发商,现在拿地的都是大腕们。”四川中原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周觅告诉记者,受楼市调控影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品牌开发商在成都土地市场中难觅踪影。近期,无论是保利还是中海,无论是龙湖还是中铁,在成都正在开发的每一个品牌开发商,近期要么已经拿地,要么已经决定拿地了。显然,开发商对楼市后期已经看好。

  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成都土地价格还会稳步上扬。“即使当前部分开发商拿地意愿强烈,但也不可能再出现以往地王频出的局面。”周觅认为,以往房价远高于土地成本,同时开发商依靠较高的资金杠杆滚动开发,只要有“面粉”能制造出“面包”,就不愁价格和销路,所以开发商才不惜一掷千金,频频制造地王。如今市场环境已大相径庭,在严厉调控基调未变、后市走势很难预知的背景下,大部分开发商拿地仍较谨慎,只有少数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房企才敢高价拿地。

[作者:陈璞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