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信部近日对外公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针对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论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整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尚未出台之时,这份新材料产业的规划,对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目标做出了预定,即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万辆。
50万目标与数千辆的现实
来自科技部的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全国25个示范城市共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3085辆;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插电/增程式、燃料电池)6142辆;其中示范推广混合动力(节能)汽车6943辆。
在4年之内,实现从数千到5万辆的突破,其可行性受到来自业界的普遍质疑。有专家指出,除电池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尚未取得关键性突破、基础设施模式尚未统一之外,远高于传统汽车的价格也让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有心无力”。产业所取得的推广与进展,基本是依靠示范政策下的政府采购和私人购车补贴。加之当前整个汽车市场出现萎缩,多数自主品牌很难拿出更多资源投入短期内难获回报的新能源汽车。
喧宾夺主的目标如何实现
对于这份有些“喧宾夺主”意味的规划,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面临产业化的困难。按照目前的产销状况,如果没有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达到50万辆的目标有一定难度。
此前有统计数字称,2012年,各地公布的在行政力量推动下预计的上路目标总数将近8万辆,其中,深圳今年预计上路4500辆,合肥、杭州则将这一年度目标推高到逾2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与各地政府的“热情”相仿,一些汽车企业也向社会宣布了自己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雄心壮志”。例如,北汽集团即将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目标定位在15万辆;广汽集团更是将“十二五”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放大到20万辆;长安汽车则计划2014年实现产销15万辆。仅仅上述三家,“十二五”末的产销目标即已达到50万辆。
不过,行业普遍认为各车企所公开的目标,更多意义是在于宣传,就目前的技术与生产能力来说,付诸实现非常困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陈全世就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国外的差距,关键是体制问题,大部分企业是国企,可能造成不看市场,看的多是考核指标。
稀土永磁获重点发展
此前,我国在稀土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保护本国资源政策。而在本次《规划》提出的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6大发展重点中,与新能源汽车密切相关的稀土功能材料,在特殊金属功能材料范畴内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规划》要求,以提高稀土新材料性能、扩大高端领域应用、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充分发挥我国稀土资源优势,壮大稀土新材料产业规模。高度重视稀土等我国具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保护,加强战略性资源储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开发与利用,优化资源全球化配置,为新材料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对于稀土功能材料,《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超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积极开发高比容量、低自放电、长寿命的新型储氢材料,提高研磨抛光材料产品档次,提升现有催化材料性能和制备技术水平。
包钢稀土有关人士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难以离开稀土,稀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功能所副所长李卫也指出:“中国的稀土产业没有道理做不好,毕竟资源在我们手中。”(柯宗)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