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从笼中的熊腹部取出胆汁后,再放入其它容器存储
图为“活熊取胆”现场,在黑熊进食的同时,胆汁顺着不锈钢引流管从腹部的人造瘘孔流出。昨日,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放”其养熊基地,吸引了百余名媒体记者。不少人质疑黑熊“平静”取胆是“安排”出来的。
22日上午,饱受争议的归真堂终于开放其养熊基地、引胆过程,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记者受邀进入熊场,亲眼目睹了“活熊取胆”的全过程。但是,开放熊场难掩公众质疑,虽然归真堂一再声称黑熊养殖、引胆既“科学”又“人道” ,可争论之声始终不绝于耳。
现场
熊进食过程中
被从腹部取出胆汁
归真堂事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活熊取胆”是否非常残忍,是否会对熊造成巨大的伤害。到归真堂养熊基地后,参观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活熊取胆”的过程。“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工作人员已经做好引流的准备了,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这个引流针的结构,它是圆的,中间是空的,我们工作人员把它放在预留好的瘘孔以后呢,它会从中间空的位置把胆汁引流下来。”一工作人员介绍。
熊从熊舍自己钻进小笼子就开始进食,工作人员迅速把引流针插入熊腹部预留的瘘孔,熊胆汁随即流入瓶子中。整个过程大概五分钟左右,熊一直都在吃东西。“它还是在一种很平稳的,很自然的状态下吃东西。这就是我们引流出来的胆汁。”工作人员拔出引流针后,熊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退出小笼子,自己走回熊舍。
记者注意到,熊在基地里有大型的活动场所,可以在两三个足球场地大小的区域里自由走动。不过,现场工作人员对记者的再三追问,基本不直接回答,将问题推到了专家座谈会上。
回应
参与座谈专家称
尚无法完全人工替代
专家座谈会被全场两百多名记者围得水泄不通,一共有16名中医药学和动物学的专家出席。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著名中医药专家周超凡介绍了熊胆粉的各种功效,包括清热,平肝,明目等等。“而且还促进人体消化吸引,化解、溶解胆固醇的结石,还可以阻止亚硝酸盐的合成,有预防肿瘤的意义。”
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熊胆粉是否可以由人工产品替代的问题时,多位专家都表示,目前还无法完全代替。对于活取熊胆是否过于残忍一事,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副院长张松富表示,现在是无痛地引流取胆,今后还要进一步的提高水平,比如手术怎么做微创,减少熊的痛苦。
亚洲动物基金会外事部总监张小海则表示,一旦活熊取胆得到的胆汁来自患有疾病的熊胆囊和肝脏,相关产品的安全性就会存疑。
“一头熊能产生多少经济效益?上市能够给归真堂带来多大效益?”对于如此咄咄逼人的问题,归真堂负责人坦言:“3 岁以上的熊才能引胆,一头熊可采胆汁25年。”同时,公司股东张志鋆也表示,由于目前公司处于上市前的缄默期,关于财务方面的问题恕难回答。
争论虽然激烈,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专家座谈会却并未达成共识。综合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评论
有图未必有真相
现在有句流行语叫“有图有真相”,但是这次,不少社会公众却相信,有图不一定有真相。
取胆的同时还可以进食,不代表熊就“很舒服”;毛色光鲜、叫声响亮,也不代表熊就很健康。舒服不舒服,涉及熊的心理感受;健康不健康,涉及熊的生理机能。这两点,不是一次浮光掠影的“看熊样”就能看出来的,需要专业的熊心理测试和长期的熊体检报告,而这就有必要长期向专业人士和科研机构开放,接受长期的专业调查。
从现场不少媒体记者反馈的信息看,这种进步还有可能是“安排”出来的。一方面,这是一次被“双规”过的开放:规定的时间,规定的程序。另一方面,有舆论指出,归真堂聘请了国内一家知名公关公司,帮助其挽回舆论被动。这就让公众不得不怀疑急于为上市平息事端的归真堂这次邀请活动的诚意:写好了“剧本”,练熟了“演技”,你们演给媒体和社会公众看了一出戏?新华社记者 娄辰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