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武汉留守儿童第一校名额紧俏 家长提前两年登记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23 09:19:00   来源:工人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可同时容纳1700人进餐的多功能餐厅。

留守儿童演奏音乐。

  武汉新洲区有一所留守儿童学校邾城四小。学校现有学生2086人,留守学生达1681人,占到学生总数的80%以上。学生每周五天在校吃住学,每月收费300余元。但学校食宿条件和教学水平,不输年收费动辄过万的“贵族式”民办寄宿学校。价廉而质优,邾城四小的学位自然紧俏。据介绍:最早的学生家长会提前两年到学校登记排队,比大医院的专家号还俏。

  2012年2月20日下午13时30分,武汉市新洲区邾城四小召开全校家长会。下午13时,笔者在学校门口看到:来开家长会的多是步行或是骑着电动车而来,这与市区名校开家长会,家长竞相开着豪车赴会对比鲜明。

  校长饶小平说,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开家长会,还是为了方便更多的外出打工父母。

  “家长平时长年在外,亲自来开家长会很困难,但他们关心孩子教育的心和所有家长一样迫切。多数家长平日都与老师保持电话联系,有的家长甚至特意请假,坐火车从外地赶回来参加家长会。由此可见,家长们对学校家长会的重视。”

  饶小平说,学校调查表明,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子女,现在越来越多的打工家长开始推后外出打工时间。

  邾城四小原是新洲城关邾城一所城乡接合部学校,曾一度陷入招生危机。2005年,老校长张雷英带着老师做了细致调研,发现了留守儿童这块教育空白点。新洲是一所劳务输出大区,外出打工的家长很多,特别需要一所能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的寄宿制学校。

  2005年,全校上下群情激奋,开始办寄宿制。这也是全市最早针对留守儿童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当时,老师自发把钱拿出来支持学校办寄宿制。我们有个女老师是学校困难户,自己家庭经济负担就很重,还坚持拿出3000元集资,学校不忍收她的钱,她当场就急哭。”说到当初的创业,饶小平依然激动不已。据介绍,当时,全校上下都铆足了劲:校长到食堂给学生下热干面、包饺子,老师有空到寝室帮学生洗澡、洗衣服……

  邾城四小的创业之举受到区教育局乃至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武汉农村留守学校的标杆由此出现了。(何晓刚)

【 作者:肖媛媛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