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茹向辉在家中整理水桶。 茹向辉的生活很简朴:住着月租金80元的小平房,一日三餐经常靠方便面解决,家里没有暖气,也没舍得多买一些衣服御寒。谈及捐款的目的,茹向辉说:“首先是一种报恩的感情,毕竟从小到大周围的人给了我家很多帮助。其次,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我价值。2000元钱不多,但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却有可能改变他的命运。” 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送完水的茹向辉回到自己月租金仅100元的出租屋内取暖(2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善举带动旁人 爱心感动网络
和许多几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捐款相比,茹向辉3年2400元的捐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份“小钱大爱”的“草根慈善”却感动了很多网民和身边人,许多人在听闻茹向辉的事迹后纷纷行动起来,将爱心的接力棒传递开来。
田洪斌介绍说,临汾的一位政府机关干部听说了茹向辉的事后,主动找上门来,要求以茹向辉的名义,解决一名大学生4年的所有费用;两位银行职员也开始资助贫困学生的求学;一个老板也要求匿名帮助两个大学生……
茹向辉事迹经由网友上网后,许多网民深受感动,纷纷在网络上表达感动和敬意。网友“情人节VS七夕节”说:“2000多元的捐款虽然显得很寒酸,但是分量却更重,因为它让我们看到其实只要有爱心,小人物也能做慈善!”网友“morelove1988”说:“慈心并没有大小,只要去做,这并不是一个缺乏爱和慈善的社会!向送水工学习!”
有的网友则在感动之余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网民“悠悠向明月”说:“真的感到很惭愧,平时一两毛钱掉在地上都懒得捡,觉得反正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总觉得做慈善是有钱人的事,原来只要有爱心,我们这些小人物也可以将慈善进行到底。”
作为慈善工作人员,田洪斌见惯了种种爱心善举,但他坦言茹向辉让他特别感动。“和许多年轻人一样,茹向辉也怀揣着创业的梦想,他把送水当作自己事业的起点,但与大多数年轻人不一样的是,他在创业的同时也选择了传递自己的爱心,在生活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能够拿出微薄的收入做慈善,让我们深深觉得慈善不分大小,不论贫富,作为慈善工作者,我们会把慈善工作做得更好。”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