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辣万象

复旦大学硕士成流浪汉 废弃厂房坠楼三天无人理/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7 20:07:50   来源:浙江在线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流浪汉竟是复旦大学研究生

  流浪汉住院后,汪晓旭因为工作需要,照例向他询问一些基本情况。

  汪晓旭发现,他比较腼腆,无论自己怎么问,他都不愿说自己是哪里人,家人怎么联系。他的情绪很低落,不太配合治疗,甚至还有轻生的念头。

  但汪晓旭隐隐间觉得,这个流浪汉可能有难言之隐。因为从他的谈吐看,貌似有些文化;而且,虽然他说的不多,但偶然间的内心流露表明他是一个很好强的人。

  汪晓旭开始慢慢地开导他,终于,流浪汉被他的诚意打动,向他敞开了心扉。出乎他意料的是,流浪汉竟是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曾经还是一名公务员。

  汪晓旭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不喜欢被别人问自己的家事。他判断,这么一个好强的人,如果这样被送回老家,肯定会觉得没脸见人。

  为了考研,辞掉了公务员

  躺在病床上的“流浪汉”向汪晓旭讲述了自己的曲折经历。

  他叫小武,安徽人,33岁,本科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

  毕业后他考上了县公务员,在亲友眼中,他是成功的榜样。但小武有更大志向,不满足在小县城里待一辈子,工作一段时间后,他辞掉公务员的“铁饭碗”,报考了复旦大学研究生。

  小武有一个哥哥和姐姐,在家里,他是读书最好的一个。对家人来说,公务员已经是很理想的一份工作。扔掉别人求之不得的铁饭碗再考研,家里人不理解。但,小武心意已决。

  2007年,他如愿考上了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2009年1月,硕士研究生毕业。昨天,记者还在“中国知网”上查到了他2008年写的软件维护方面的硕士论文。

   找不到工作,在废弃厂房临时安家

  毕业后,小武最初告诉家里,他在一家外企工作,从事软件开发方面的工作。而此后,他几乎和家里断了联系,最多和哥哥偶尔打几个电话。

  小武告诉汪晓旭,他觉得工作不顺利,自己的价值得不到发挥。不久,他从这家外企辞职。他梦想找一份有人赏识,又配得上他学识的工作,但这谈何容易。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他到过上海,去过无锡,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生存,他还在工地打过零工,去工厂也干过。积蓄越来越少,去年12月底,小武拎着一个大蛇皮袋,里面装着衣服、被子、牙膏牙刷等日用品来到宁波,想碰碰运气。

  可好运依然没有降临,到宁波后几天,他的钱包和手机就被小偷给摸走了。在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里,口袋里没多少钱,无奈之下,他就在邱隘的废弃厂房里住了下来。

  厂房在一工业园区内,周边厂房都还在使用,唯独这幢三层高的厂房已经人去楼空,朝北的一面墙已经倒了,看似要被拆了。那几天,天特别冷,小武避开漏风的空墙,在南面的位置给自己圈了个地盘。

  他买来一口新锅,一桶金龙油,一个脸盆,还有一大包八袋装的挂面。另外,他还拣了一个废弃的油漆桶改造成了炉子,就这样,在废弃的厂房里安置了一个临时的家。

【 作者:  编辑: 刘丽雅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