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鲁豫:新闻用自己的话讲很好听
陈鲁豫,河南周口市人,1994年获“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1996年加入凤凰卫视担任《鲁豫有约》主持人。陈鲁豫主持湖南卫视的《说出你的故事》节目。从北京广播学院国际新闻专业毕业的鲁豫,没有做新闻,却一脚踏进央视《艺苑风景线》,成了一名娱乐节目主持人。虽然从那里开始被观众留意,并且入列央视十大最受欢迎主持人,但鲁豫却认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这档节目,于是带着苦闷和困惑远赴美国,在美居留一年后,即被凤凰卫视挖走。
据广州日报报道,1998年3月,鲁豫进入“凤凰早班车”演播室之前的那一刻,鲁豫也不知道自己会如何“主播”。“早班车”是一个类似“报纸摘要”的节目,但鲁豫打定主意不会老老实实念报纸,就凭着本能开“说”,把新闻“用自己的话讲得很好听”,就与众不一样,居然开了“说新闻”的一大流派,在内地电视界颇有流传。“对新闻天性敏感”的鲁豫,认为自己潜力未尽,很想做一档充分调动电视技术功能的节目,恰与卫视的布局合拍,于是,利用卫星连线远程传输图像的《一点两岸三地谈》就设坛开讲了。《凤凰早班车》有三个半人,鲁豫和栏目主编共同确定当日的新闻条目和顺序。
《一点两岸三地谈》的监制、编导、助手加鲁豫本人,都是年龄相仿的娘子军。从寻找话题、搜集资料到确定嘉宾,都是自己动手,自己打主意。好在几位同伴都是新闻出身,而且资历不浅,边“弹”边“唱”,或政坛风波、经济走向,或母语文化,都颇有回响。这次“电视榜”的票选中,鲁豫就凭着“早班车”、“三地谈”收获了一尊“年度主持人”的大奖。颁奖辞说她“在其照相机式的记忆力构建的平台上,赋予重大新闻以人情味”,还说她“对话题的高度整合与驾驭能力是实现电视新闻播音员向新闻节目主持人转型的成功范例,有力地印证了主持人在电视媒介中的宝贵价值”。
加盟凤凰卫视不久,鲁豫主持的《凤凰早班车》就开辟了“说新闻”的先河。面对这样一种新奇的播报方式,几乎所有人都对鲁豫竖起了大拇指。谈起当初的“说新闻”,鲁豫很坦白地说:“其实,"说新闻"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由于我是学外语的,没学过播音,而且我的嗓子一般,如果念新闻的话,我觉得自己也不会比别人念得好;外因就是凤凰卫视没那么多人,早晨没人帮我写稿子。这样的内因和外因就决定我必须自己准备我说什么。”
主持《凤凰早班车》时,鲁豫给人的感觉是清新明快。但主持《鲁豫有约》之后,她的主持风格却发生了比较显着的变化,但鲁豫却不承认那是自己刻意的调整:“我自己倒没有觉得有什么调整,因为我基本上是一个本色的主持人,我生活中说话的样子,我的语速,我的表达方式,在做节目的时候也是这样。”在主持人中间,鲁豫绝对算得上是个“厉害”的人物,作为当年北京演讲比赛的冠军,鲁豫在采访中总是字字珠玑,有时甚至会让被采访者敬畏。记者注意到鲁豫在做人物采访时,接受采访的嘉宾总是能对她的各种问题作出回答。听到这里,鲁豫不禁笑了。
鲁豫初出茅庐的地方是贵为国家级电视台的央视,虽然离开那里已经很多年了,但鲁豫很念旧,提起中央电视台时她的眼神还是饱含着深情。说起“老东家”和“新单位”,鲁豫动情地表示:“我对这两个地方都有特别深的感情。中央台是我起步的地方,中央台的大气可能是任何一个传媒都无法比拟的。凤凰可能更以人为本,给主持人很大的舞台,如果你是一个很聪明的主持人,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鲁豫每天的工作都很辛苦,但每次上镜时她总是精力充沛,好像充了电一样,难道鲁豫是“铁人”不成?听完记者的话,鲁豫突然苦笑了一下:“电视出图像的,我是职业主持人,无论多累,在镜头前我永远会保持我的状态。可能镜头一停我就已经累倒了,但这是工作的一部分,必须要适应,否则你就不可能做一个合格的主持人。我做事只有两个原则:一是只做我喜欢的事情,二是只做我擅长的事情。碰巧主持人是我喜欢的工作,我应该是那种能够将主持进行到底的人,但是究竟能主持到多老,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