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国际奢侈品牌抢摊国内市场 本土品牌疑被边缘化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5 16:41:00   来源:央视网-今日观察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我们在调研中国的高消费人群中发现,在中国消费者里存在着一股悲观的声音。2011年10月份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拐点,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股票市场的调控,再加上CPI指数不断的推高,使两类人群出现了一种危机感,一类人群是高资产人群,他们在股市和楼市的投资非常大,调控使得他们手中的现金流大大缩紧,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减少对大件奢侈品的消费。同时对于老百姓来说,因为CPI不断的推高,在有限的可支配收入的情况下,他要考虑更多的消费在基本的生活用品上,也会减少未来对奢侈品的一种消费。

  刘戈:中国是否已到奢侈品消费的高潮时期?

  从消费趋势上来说,现在的中国很像当年的日本,但这种持续的热潮会不会像日本那样持续20年?因为当时在日本,这种泡沫是连接在一起的,是因为房地产以及股市的涨价造就了非常多的人一夜暴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企业家们去买印象派的油画,普通老百姓就去欧洲扫货。现在我们看到在法国一些著名的名品店出现的中国人排队购物的景象和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日本人的抢购是一样的,在那个时候,那些商店里充斥着日本人,店员也都说日语,所以现在只是正在重复这样的过程。

  我们现在由于政府及时的调控,股市的泡沫和楼市的泡沫会及早的被打压下去,奢侈品总体的需求没有像日本当年那样,但是仍然以远远高于GDP这样的速度在增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的增长速度和现在老百姓的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还是不太匹配的,所以有些人也有一些疑虑:中国是不是应该在现在这个阶段就进入到奢侈品消费的高潮中去了?

  奢侈品消费的背后哪些现象有待深思?中国自己的品牌何时才能站到台前?

  朱慧容(本台记者):北京的国贸CBD商圈可谓寸土寸金,周围一圈全部都是国际一线品牌的标志,但是非常遗憾,其中并没有中国的品牌。在这一个周围商场给出的购物指示栏当中,我们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发现其中90%以上的品牌,全部来自国外。

  欧阳坤(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在目前中国的购物中心、高端场所里面,80%以上都是欧美的一些顶级奢侈品牌。

  很多国际奢侈品牌企业,不仅是为了抢夺市场份额,更是为了在中国企业之前,培育含有中国元素的品牌。

  朱慧容(本台记者):这里是一家外资公司的酒品陈列柜,里面摆放着这家公司所有在大陆销售的酒类产品,那么在众多知名的洋酒当中,我们也发现了这么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产品。

  这种酒的原产地是四川,被国际顶级奢侈品集团收购之后,由内而外进行了改装,摇身一变价格也翻了好几倍。这样一款古典外形,以中国古代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为设计理念的白酒,事实上流淌着欧洲的血液,这样的策略一些国外奢侈品集团酝酿已久。

【 作者:王晔君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