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多重因素推高国际麦价 进口小麦受到冲击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5 14:55:00   来源:国际商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小麦整体墒情较好

  据中华粮网卫星遥感监测,自2011年新季小麦麦播以来,我国北方冬麦主产区未发现明显农业旱情,目前北方冬麦区大部分土壤墒情适当,墒情适宜比例为98%。苗情监测显示,河南省一类苗比例为54.2%,二类苗比例为30.1%,三类苗比例为15.7%;与去年同期相比,一、二类苗比例高于去年,且旺长苗较少,总体苗情稍好于去年。各地贸易商对新作小麦产量形势普遍较为乐观。由于当前大部分冬小麦已经越冬,需水量小,外加冬麦播前底墒较好,旱情对冬小麦无明显影响,旱地小麦总体墒情与苗青明显好于常年。

  淮河以北地区小麦将在2月下旬开始返青。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2月上旬和中旬华北黄淮小麦主产区出现明显降水的可能性不大。小麦返青后,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日益提高,如果不出现大范围降水,将需要人工灌溉,补充返青水。

  目前,河南全省大部分地区麦田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湿度在60%~90%之间。由于河南省大部连续6周无有效降水,除前期部分地区土壤偏湿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外,另有部分地区土壤墒情略显不足。未来一周内,河南全省基本无有效降水,短期内河南省麦田土壤墒情仍将基本良好,不过豫南、豫西等个别地区土壤墒情有所下降的状况将持续。

  强麦期价有望上涨

  对于强麦节后的反弹,市场还是应保持理性评价。春节期间外盘小麦期货连续上涨,对郑交所强麦期价有一定拉力,但拉力不强。而且当前仍处于节日气氛中,现货小麦市场仍然平静,并未出现突出利好。强麦连续上涨动力或许还有潜在的原因,首先,国内现货市场的预期好转。当前专用粉生产企业的优质小麦库存整体水平已较2011年秋冬季节大幅下降,优质小麦市场中用粮企业高库存的状况将改变,贸易将趋于活跃。不排除在价格超跌的背景下,受预期好转的作用一些交易商做多的可能;其次,资金面的因素。在前期超跌的背景下,不排除一些投资者做出价格上涨的预期,进场做多。

  后期强麦期货价格重心有望缓慢抬升,因为其继续大幅上涨的现货基础并不牢固。优质小麦现货贸易活跃度将提高,但优麦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贸易商较大的库存量和美麦、加麦较大的进口量都将压制优质小麦现货价格。同时,2011年优质小麦播种面积增加较多,且当前主产区土壤墒情、苗情良好。优质小麦产量预期良好,将使2012年优麦普麦价差逐渐缩小的可能性很大,期货市场缺乏现货市场有力支撑。

  此外,2011/12年度国内小麦仍处于供大于求格局,年度产需平衡后仍有结余,据中华粮网供需平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增加。预计2011/12年度国内小麦产量达2358亿斤,消费量2225亿斤,较上年增加70亿斤。其中,口粮消费约1640亿斤,饲料用粮约220亿斤,工业用粮约240亿斤,其他约125亿斤。国内市场供给充足,只是年度结余量较上年度会有所减少。而且从全球的情况来看,国际谷物理事会(IGC)预计2011/12年全球小麦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6.898亿吨,较之前预期高出660万吨。

  从上述分析来看,小麦市场基本面并无大的变动,若后期无大的农业气象灾害2012年小麦有望继续丰产,这些方面将是麦价的长期压制因素。此外,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每一次的起涨或者下跌节点都会伴随着成交量的大幅波动,小麦等谷物品种往往因为“价值洼地”成为资金短炒的品种,一旦成交量萎缩回归正常可能就伴随着本轮行情的结束。综合来看,预计今年强麦期价有望摆脱去年的颓势,在压力中逐步震荡攀升,但也难以走出单边行情,阶段性、区间波动的特征或更明显。

  (作者:田紫陌 作者系首创期货分析师)

【 作者:曹慧敏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