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英国最大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GSK刚完成了其在中国的第一个收购整合,成功对南京美瑞的业务整合。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李博忠日前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应对专利药到期带来的调整,收购一些本土药厂,在仿制药市场增加竞争力是一些外资药企不得不采取的策略,但除此之外,外资药企在中国面临的挑战还是药品降价政策。
羊城晚报:目前国内药企普遍反映面临着“两降一升”的压力,“两降”就是药价下降和药品的中标价下降,“一升”就是制造成本上升,外资药企是否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
李博忠:我们只有几个药品进入基药目录,所以基药降价对我们的影响很小。当然除了基药降价,政府也有一些其他降价措施,我们的一些产品是被降价了的,比如注射用抗生素复达欣,去年的降价幅度就达到两位数字以上,但我们也看到销量确实有了比较大的增长。
降价对业务的影响还是有的,政府降价还会继续下去,且每次降价的领域不同,所以我们依然认为价格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风险。
羊城晚报:随着基药招标的开展,“安徽模式”也在各地铺开实行,有的地方甚至实行二三联动的招标模式,就是在社区医院没有招上标的药品在二、三级医院也不能使用,这个规定对GSK的业务有什么影响?你怎么看外资药企在基药市场的竞争力?
李博忠:我理解地方政府的做法是要以最低的价格提高药物的可及性。我认为政府在进行基药招标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就是如何在价格、质量,以及如何给医生和病人更多选择这三方面做好平衡。“安徽模式”带来的影响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
在基层市场,我们认为我们与仿制药的竞争机会是同样的。我们的优势是优秀的药品质量和生产流程,作为跨国公司,我们在药品的治疗上已经积累了很多知识和经验,这是我们独特的优势。
羊城晚报:专利药是外资药企市场竞争的最大武器,但近年的专利药失效也让外资药企相当头疼,如何应对专利药到期带来的挑战?
李博忠:目前GSK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只有几个还在专利期,但正在研发当中的产品肯定是会在专利期内引入中国的。对于专利期外药品,我们不会放弃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和在市场上的积累,我们会继续销售这个产品,只要它是有价值的,只要中国市场确实有需求,专利到期的药物我们会继续在中国生产。
收购一些本土药厂,在仿制药市场增加竞争力也是一些外企现在采取的策略,去年我们完成南京美瑞的并购就是这一策略的体现。葛兰素史克在中国市场会继续寻找这种业务发展的机会。
陆志霖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