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重点王三米皮总店"现身郑州 加盟店管理混乱引质疑/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07 06:12:59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我倒

大家都叫“总店”

我只好改名了

前日下午,在位于二七路上的“重点王三米皮总店”里,很多顾客正在吃饭,记者看到,墙上悬挂的营业执照中,注册名称为“郑州市二七区重点王三米皮店”。

店长辛彦斌说,这家店原来在解放路亚细亚商场楼下,营业执照上原名是“王三米皮总店”,后来,亚细亚商场拆了,米皮店就搬到了这里。之所以放弃原有的名字,是因为“到处都是总店,整个市场太混乱了”,担心某家店面出事,会殃及所有叫“王三米皮”的店面。店里负责生产质量的郑红军,见证了“王三米皮”的一步步发展。他说,该店的创始人叫王志,在家里男孩中排行老三,从小就被“王三、王三”地叫,后来开店时,就沿用了这个称呼,便有了“王三米皮”。

1995年,“王三米皮店”在老坟岗开张,只有六七平方米大,几张桌子几条凳子,还属于小本经营,那时郑红军就在店里帮忙。

后来,随着发展壮大,店面便不断搬迁,搬到此处已是第五回搬家了。目前,“王三米皮”在全省已经发展了70多家加盟店,在郑州就有近50家。

我汗

“总店”标志谁都能用

在很多市民的印象中,最近两年,郑州的王三米皮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且大多数名字就像复制粘贴一样,都叫“王三米皮总店”。到底谁是“娘”,谁是“娃”?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总店”?

对此,郑红军说,总店创始人王志好心肠,有人加盟后提出使用总店的名字,他磨不开面子就同意了。还有一层原因是,开店的基本都不富裕,想借总店的名号多招揽点客人,多赚点钱,这种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后来,街头的“总店”越来越多,原来的加盟店也摇身一变成了“总店”,开始招商加盟。

那时管理很混乱,王志他们只能进行业务指导,并不能进行处罚。最后,他们想借助商标进行管理。

郑红军说,“王三米皮总店”LOGO中的头像,看着像《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下面是“好香”二字,这是店面成立时设计的。

2004年6月,他们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注册这个商标,但被“好香”二字卡住了,因为商标中不能出现“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文字。

这一点,也给维权带来了难题。郑红军说,因为现在这个标志不是某个人或某部门专有,所以大家都可以用,谁也管不了谁。

我顶

给加盟店编个号,才能分清大小

提起目前的郑州小吃市场,郑红军形容就是“乱”,各自为营,基本没有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而在加盟初期,大家的商标意识也比较弱,有钱大家赚,谈不上什么维权。

但是,这种观念慢慢地有了改变。2010年9月7日,“重点王三米皮”的商标被成功注册下来。辛彦斌说,之后,将把所有的加盟店门头统一更换成“重点王三米皮”,以便和现有的“王三米皮总店”区分开来,同时也会加强管理,给各个加盟店进行编号,标注“某某特许店”,对于侵权者坚决依法维权。

在“重点王三米皮”紧锣密鼓地更换门头的同时,还有一批“王三米皮总店”在照常经营。在京广路四中对面的“王三米皮总店”,负责收银的男工作人员说,该店的营业执照上就是“王三米皮总店”,这才是正宗的总店。

不过,他对记者的到来并无好感,也不愿回答一些提问。当记者询问“为何不去追究那些冒名的总店”时,他说,那都是加盟店,可以用。记者曾以想开店为由咨询该店的韩经理,她说加盟费3万元。

【 作者:记者 邢军  编辑: 刘丽雅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