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力量
种一亩蝴蝶兰,能赚20多万元
“货源”二字,最有力量。
最近这10年,河南花卉人埋头耕耘,终于掌握了蝴蝶兰、凤梨、红掌、海棠等年宵花“当家花旦”们的培育方法,逐步改变了花卉销售“广州或昆明一咳嗽,郑州就感冒”的尴尬局面。
今年,河南本土花商的崛起,在年宵花市场表现得特别明显。
即便是粗线条勾勒下河南的花卉种植地图,也会让人惊奇——蝴蝶兰在郑州市西四环、北环老鸦陈和黄河滩大量种植,海棠产自黄河边的丰乐葵园,凤梨和红掌济源产量最大……
“蝴蝶兰200多万株,红掌约50万株,凤梨约50万株,牡丹、海棠等的种植量也越来越大。”白占方粗略统计后告诉记者。
一位种植蝴蝶兰的商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亩地大约能产出2.5万株蝴蝶兰,一株能赚10多元,各种投资成本约20万元,但产值能达到40多万元。也就是说,种1亩蝴蝶兰,能赚20多万元。
红掌和凤梨的种苗需要从荷兰、比利时进口,泥土需要从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进口,1亩地的产量也没那么高,但收益也相当可观。
“来买花的人,除了省内的平顶山、开封、新乡、安阳等地外,还有安徽、湖北、山西、江苏、山东、河北等地的。”一位花商告诉记者。
“咱们种的花儿坐着飞机全国跑呢。”作为一个资深花卉人,白占方提起这一点,就无比骄傲。
产业展望
河南要成全国“果蔬花卉生产基地”
“平台”二字,最有潜力。
河南花卉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花儿们的交易平台也在扩容。一直是“南花北调”集散地的郑州陈砦花卉市场,也开出了“并蒂莲”——陈砦(双桥)花卉城。
未来,陈砦花卉市场将主打“环境”,与郑州的都市气质更加搭调;陈砦(双桥)花卉城则主打“货源”,拟用3到5年时间,让本土花卉占比达到三成左右,引领郑州花卉市场从“买全国卖全国”的集散型市场走向产地型市场。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快特色高效农业发展,重点支持优质油料、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生产,建设全国重要的油料和果蔬花卉生产基地”。
一个具体的产业能进入国家战略层面,这无疑是河南花卉产业另一个更大的平台。
1月18日中午,副省长刘满仓和省长助理何东成请河南花卉人参加春节团拜会,说了许多暖心和期望的话。省政府专门给花卉人搞春节团拜,这还是第一次。
“河南花卉产业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参加这个团拜会的白占方、付正林等人,这样向记者描述他们的感想。
名词解释
口红效应
所谓“口红效应”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指的是,每当在经济前景不确定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因为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