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95.6%受访者感叹当今社会“一把手依赖症”严重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9-13 07:4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邓联繁告诉记者,目前“一把手依赖症”有两种形态:第一种是老百姓的“一把手依赖症”,主要表现在信访领域,老百姓只寄希望于“一把手”能为自己解决问题;第二种是官员的“一把手依赖症”,主要表现在许多官员总是想尽办法投“一把手”所好,唯“一把手”是瞻。

  出现第一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传统中“青天文化”的影响以及现实中保护老百姓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机制不完善;出现第二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官僚体制内固有的“唯上”恶习,以及当前公共权力配置上的不科学与权责失衡。

  “由于当下社会矛盾凸显,许多部门都实行‘首长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这却成了一些部门领导集中权力、拒绝监督的借口,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一把手依赖症’的严重程度。”邓联繁说。

  只靠“一把手”,体制运行风险将被放大

  民意中国网一位网友留言说,一般情况下,想要找到“一把手”,要么得托关系,要么得采取拦路喊冤等极端方式,又累又麻烦。只要常规渠道能解决老百姓的问题,相信谁也不会耗费精力去找“一把手”。

  调查中,80.1%的人承认,只要常规渠道能解决问题,自己不愿意去找“一把手”;12.8%的人表示自己仍会找“一把手”。

  任建明指出,只找“一把手”,看似能立刻解决实际问题,但由于其往往只属于个案,解决问题后缺少必要的反思,实际上更不利于建立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长效机制。而且,“一把手”不可能关注到所有问题,也并不是所有的“一把手”都有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愿。所以,只靠“一把手”处理问题,体制运行的风险将被放大。

  “对于‘一把手’来讲,他人过于严重的‘一把手依赖症’也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毕竟‘一把手’的时间、精力都有限,什么事情都找‘一把手’的话,是对他们工作能力与意志品质的巨大考验,特别是在实行‘一票否决制’的背景下,‘一把手’也可能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任建明说。

  邓联繁指出,相对于老百姓的“一把手依赖症”,官员的“一把手依赖症”危害更大。“为了行政效率考虑,‘一把手’适当集中权力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过度,更不能没有监督和制约。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一方面‘一把手’的权力过大;另一方面,他们所实际承担的责任又较小。所以,当务之急是从‘一把手’所应承担的责任入手,建立完善制约‘一把手’权力的法律体系,通过民主化和法制化的方法,下大力气解决‘家长制’和‘一言堂’的顽疾,防止‘一把手’以言立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权废法。”

  任建明表示,如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能切实照章办事,再配合以对这些工作人员严格的日常监督,以及对他们违反规章后的严厉问责,当下如此严重的“一把手依赖症”一定能得到缓解。“党的十七大报告已经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为我们解决‘一把手依赖症’问题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框架,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本报记者 向楠

【 作者:邓永胜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