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舫离职雇员自述:
大闸蟹很容易被“洗死”
3年前,Y先生曾在昆山巴城一家蟹舫打工,当时他就在老板的吩咐下,用洗蟹粉将外地运来的大闸蟹洗出“青背、白肚”冒充阳澄湖大闸蟹。虽然如今他已离开蟹舫,但对洗蟹粉的使用方法依然十分熟稔。
据他介绍,用洗蟹粉洗蟹远比刷子方便。先准备一只塑料桶,在桶内倒上大半桶水,再将少许白色的洗蟹粉倒入水中,就水搅拌和匀。待洗蟹粉溶解后,将大闸蟹放入水中,不用洗刷,大闸蟹在水中爬来爬去,会自然地将对方身上的脏污“磨掉”,几分钟后捞起来自然就干净了。“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增氧,否则大闸蟹很容易‘洗坏掉’。”Y先生说,虽然洗蟹粉的说明上写着无毒无害,但是用了确实对大闸蟹不好,如果不注意,被洗过的大闸蟹养了一两天便会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用了不少方法,其中一个最有用的方法就是在浸泡大闸蟹时,要用增氧泵向水中充氧。“大闸蟹怕热、怕冷,还怕闷,充氧了就不闷了,洗后养个10天也不会死掉。”“将干净的大闸蟹捞出后并不算万事大吉,还有一个关键步骤就是用清水冲洗,如果用清水过一下的话,最好是多换几次清水。”Y先生说,他在洗蟹的时候一定会将洗蟹粉的残留冲干净,否则不仅对蟹不利,对食用者的身体也不利。
[记者手记]
阳光、澄清之湖
阳澄湖,一如其暖色调的名字,在许多人心目中,似乎总与粼粼的湖光、美味的蟹腿、惬意的享受相连。然而,本文的色调却并不那么明媚。在昆山当地“深喉”的协助下,我们连日明查暗访了数十位对象,包括蟹农、蟹舫老板、批发商、饲料批发商、饲料厂商、渔药店老板、蟹坊雇员、河蟹协会高层、水产专家、医学专家,以及苏州、昆山两地农委、质监局,试图描述一部分塘蟹的生长及流通过程。
“你们写这些东西,会不会有损阳澄湖的形象?”这个疑问不仅来自于当地政府部门的一些官员,甚至来自于我们的“深喉”。他跟我们说过多次,自己时常处于内心的交战之中。的确,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路,“家丑不可外扬”,有谁愿意自己的家乡与负面信息相联系呢?
但越热爱家乡的人,越不会容忍一小部分唯利是图的害群之马,玷污了整个行业和地方的声名。如果容忍个别的阴暗现象蔓延,它就会成为行业通行的潜规则,迟早会对整个行业形成重大冲击。小龙虾的遭遇可谓前车之鉴。
所以,我们真实客观地描述采访到的情况:许多蟹农淳朴勤劳,但其中部分人对科学养殖仍然了解不多;湖蟹的生长环境相对较好,但塘蟹的养殖环境参差不齐;当地监管措施非常严厉,但个别人在高压下仍然铤而走险。
回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揭露出一大批食品安全问题和公司丑闻,这场“扒粪运动”当时曾引发广泛争议。但它的远期影响实实在在——监管更加严厉,广告更加真实,食品和药物掺假受到抑制,交通运输公司更关注人的生命安全。显然,对少数违反规则者的曝光及处罚,有利于促进良性市场秩序的形成。
阳澄湖的大闸蟹市场,应如同它的湖水一样:阳光、澄清——这应该是所有人的心愿。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