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京沪蓉鹏争建保险交易所 差异化功能定位显神通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8-30 14:47:00   来源:解放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访复旦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徐文虎教授

  随着上海在“2010陆家嘴论坛”抛出保险交易所的概念,北京、成都、深圳3所城市也宣布启动保险交易所的筹建工作。不过,时至今日,包括上海在内的4所城市保险交易所建设还只停留在申请阶段。究竟什么是保险交易所?为什么有4所城市都热衷于建设保险交易所?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专访了本刊顾问、复旦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中国保险交易所建设研究课题组组长徐文虎教授。

  引入全新交易方式

  记者:作为国内保险重镇,京沪蓉鹏争相筹建的保险交易所,其实质功能有哪些?

  徐文虎:中国保险交易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会员制功能机构。主要职能包括:提供保险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保险交易所的交易业务规则;组织、监督保险业务交易;管理和公布交易信息和相关数据以及提供保险交易后台服务等。

  记者:保险交易所为哪些业务提供交易平台?

  徐文虎:中国保险交易所的业务类型包括原保险交易,如重大项目财产险、责任险、团体人身险;再保险交易,即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之间的重大再保险项目挂牌;保单转让,即保单持有人之间买卖具有现金价值的长期寿险保单;衍生产品交易,即将保险市场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灾害期货、巨灾期权和巨灾债券等交易。

  记者:构建保险交易所有哪些重要意义?

  徐文虎:保险交易所将产生巨大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通过保险交易所这一平台及服务体系,可以在短期内聚集国内外资源,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规范保险市场交易行为。

  在保险交易所交易的都是一些大风险、大额度、大项目的保险和再保险业务,交易所保证市场竞争完全在阳光下进行,可以避免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使得保险费率及交易费用都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范围。

  差异定位各显神通

  记者:如何看待4大城市同时申报筹建保险交易所?

  徐文虎:目前,北京、上海、成都、深圳都要建设保险交易所,这绝对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建设保险交易所的构想是正确的,理论研究符合国内保险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

  保险交易所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必须是以已经发展起来的保险市场作为建设基础。从这一点上看,4大城市都已经具备这个前提条件。实际上,各地提交的保险交易所功能定位各有不同,有的是以保险中介业务交易为主,有的是着力于巨灾风险交易,有的偏重提供交易服务平台,还有的立足于全方位的功能建设。

  记 者:上海建设中国保险交易所的进程如何?

  徐文虎:经过长达6年时间的研究,2009年,上海第一个向主管部门提交《构建中国保险交易所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截至目前,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上海建设中国保险交易所前期论证已经结束,只待筹建文件的下达。

  目前,在上海金融市场中,保险业成为发展的短板,势必会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上海要打破常规速度,在短短十来年的时间建成国际保险中心,必需找到突破口。保险的突破口就是保险交易所,它打破保险交易的地域界限,使全国各地的客户都可以到交易所购买到合适的保险产品。

  记者:上海如何应对保险交易所筹建的竞争?

  徐文虎:上海构建的保险交易所是一个包含交易、咨询、服务、监管在内的综合交易平台,功能定位要更深一层。同时,上海在前期的理论研究过程中,就已经考虑到可能会有国内其他城市争建保险交易所的情况。

  从国际经验看,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也是拥有强大保险交易所的国际保险中心。大家都知道,上海还身兼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大任务,这都成为上海建设中国保险交易所的有利条件。苏微佳

【 作者:曹文萱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