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罗 辉 林 嵬
随着建设中原经济区被写入“十二五”规划,中原崛起的新征程蓬勃开局。“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凝聚力量再出发,努力求解这四道难题。
释放中原优势:
打造更开阔的载体平台
新世纪以来,河南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路子,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省情和阶段性未根本改变。
2010年,河南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达2293亿元,经济总量继续稳居全国第五。然而,在质量与效益的坐标系下,数据就并非那么漂亮。
生产总值2.7万多亿元的浙江,财政总收入4895亿元。浙江1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的效益相当于河南2万亿元。同处中部的安徽,生产总值1.2万多亿元,财政总收入2063亿元。
如果再除1亿的人口分母,四道难题就愈发清晰:多项人均指标在全国排名居中或靠后。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喻新安说:“增长的质量效益不高,财力壮大的能力有限,收入增加的渠道有限,吸纳的就业有限,保障民生的底子就难免薄弱,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也就面临更大压力。”
河南居中国之中,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具备成为全国重要经济增长极的基础和潜力,能否在国家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布局战略中寻求新定位、捕捉新机遇,河南决策层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构想,并被提升为国家战略。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说:“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若干区域,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综合体,是河南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是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
专家指出:城乡失衡、经济结构矛盾、农业效益低等是中国面临的难题,中原更为典型、集中,一旦突破,具有标本和示范意义。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