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原文化 |
过度开发造成女书生存困难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长期传承的女书失去了存在的土壤,而泛滥的商业化开发令本已十分脆弱的女书资源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困境。
2003年9月,“江永女书”这块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在距江永千里之外的异地“开花”。多名女书传人和村民带着大量女书资料来到由私人投资的“中国女书文化村”,她们在村内所设的“女书楼牌坊”“御书楼”“女书学堂”“女书会馆”“女书博物馆”等所谓原生态场所内向游客展演女书及女书文化,但仅4个月后,这个被移植的村落便无果而终,逐步瓦解。
而关于女书的商标也争夺正酣。江永县政府曾发现女书的各种商标被多个自然人和公司抢注,这些注册的女书商标几乎囊括了所有女人用品,包括内衣、袜子、女人抽的香烟、美容院、咖啡屋、餐馆和宾馆等。
“女书作为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有着珍贵独特的文化记忆。”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曹学群认为,“目前女书已不可避免地成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象。让世界了解女书,让女书走向世界,这无疑是好的,但是旅游开发是否会对女书文化的传承和女书原生态的保护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消除负面影响?这些都是需要加以高度重视和及早拿出对策的。”
一些学者的“掠夺性研究”导致本来遗存极少的女书原件大量流失,目前流失到海外的女书原作及文化遗物至少达百件,其中有不少是珍本甚至孤本。已故的研究女书40多年的学者周硕沂曾感叹地说,以前只要说一声,那些家里有女书资料的都会免费拿出来,可自从国外学者用钱收购女书资料以来,县里有关部门要免费取得资料就很难了。
一些女书新传人常用女字记录一些当地民谣、传说等口头文学,这些实为女书“译作”的作品,却屡屡冒充“原作”。现在的女书字符已经由原来的近1000字增加到了2000多字,但其中不少未找到原始女书文本依据,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它们是否是今人自造的“女字”。
如今这一只有当地妇女才能识读的奇特的女书,逐渐演变为能说当地土话的男子也能识读的女字了。中南民族大学谢志民教授对此深感担忧:“村话译音标注的‘女书’资料肆行无忌,男撰‘女书’满天飞,论著者自造‘女字’充斥出版物。这些伪劣的‘女书资料’,实际上破坏了女书文字。”
“掠夺性研究使本已稀有的女书原件大量流失,一哄而上的未经过正规培训的女书传人令女书文化‘变形’。”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女书习俗”抢救保护研讨会上,湖南女子学院女性教育研究中心王凤华教授对女书的保护现状感到深深的忧虑。随着女书的产业化开发,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模式使本已濒危的女书资源更加脆弱。
上一页 | 第 | [1] | [2] | [3] | 页 | 下一页 |
( 作者: 李丹 )
|
马上评论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