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详情】肌肉溶解疑洗虾粉所致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8-24 08:45:39   来源: 广州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现有检测项目没问题

  南京市农林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对龙虾是实施产地管理,也就说针对龙虾生产养殖以及农贸市场销售,每个月都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抽检,抽检内容是包括氯霉素等抗生素以及农药残留,总共有十几项内容。从近期的抽查结果来看,现有的检测项目都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是否有新的化学污染物质污染了龙虾,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的抽查只是针对已知的毒物残留,对于未知的,之前的抽查是没有办法知晓的。

  昨天,记者采访了南京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华文,他表示,目前食安委已经介入调查此事,一旦有确切的消息将迅速发布。南京卫生监督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因为事件本身的复杂性,短期内出结果不太可能。

  龙虾门事件发生后,昨天,南京市疾控中心形成了书面报告,但仍然没有具体的病因。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已经对此事介入调查,南京市卫生局、疾控中心也召集了急性化学物中毒专家进行调查分析。

  【迷雾重重】

  报道刊登后,不少热心的市民纷纷提供了线索,但是也仅仅限于猜测,没有太多的证据。专家说,现在线索太多,没有一个能确定的,更显得整个事件扑朔迷离。

  迷药迷倒龙虾?

  有的市民纷纷怀疑是在龙虾养殖过程中遭受到了污染,那么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问题呢?有市民反映,捕虾过程只是“毒虾”过程,农村有些地区是用敌杀死农药让龙虾昏迷,然后成批抓上来。南京一位水产专家告诉记者,15年前就听说有这个现象,确实有人用过,但一般是有人在偷盗龙虾时才用这种办法。

  服用维C“叠加”过敏?

  不少市民怀疑,龙虾可能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一旦混杂了其他食物或者药物,可能就产生新的毒素了。如有市民认为,吃虾最好不要服用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鼓楼医院专家告诉记者,现有的一切都可以怀疑,但如果要下定论,则需要严格的验证。

  外地龙虾惹祸?

  龙虾门事件爆发后,不少市民对龙虾的来源产生了担忧。据悉,南京的农林部门针对的调查对象是本地龙虾养殖户,那么外地的呢?

  农林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南京本地的龙虾到七月底就已经不再上市了,一到8月份,垄断南京市场的基本上都是外地龙虾。惠民桥水产批发市场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眼下南京人吃的多数是湖北和江西的龙虾,一般除了饭店,市民自己购买烧制的基本都是外地龙虾。(《现代快报》供稿)

  从媒体披露的“洗虾粉”清洁过程看,草酸的“洁净”效率远比用水高:首先取少量的“洗虾粉”溶入水中,投下一只外壳上积满了黑色污渍的小龙虾,只需等两分钟清水开始变浑,随着小龙虾的不停活动,水越来越浑,最终变成类似浓茶的颜色。10分钟后再将小龙虾从杯中取出,并且用自来水简单冲洗了一下,小龙虾外壳上的黑色污渍大部分被溶解掉了——如果只靠自来水和刷子,洗净一只小龙虾至少耗时3分钟。

(更多内容请点击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作者: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