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郑州,这座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面貌焕然一新,变得时尚而充满活力。在此期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用镜头捕捉着城市飞速的建设步伐,用影像铭记着城市沧桑的历史留痕。
相对于文字记述,影像的描摹和记录,更为直观。尤其对于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摄影无疑是一种非常及时、鲜活、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方式。镜头框定的一组组画面,折射出了一座城市3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迁。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城市影像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卫星,这位多年来用镜头默默记录郑州的摄影师,曾经发表了《一个人的郑州》、《城市面孔》、《诗意的城市》、《飘逝的记忆》、《都市村庄的风景》等反映郑州市城市面貌变迁的系列摄影作品。在他看来,改革开放以来郑州的变迁只能用日新月异、翻天覆地来形容,而一幅照片所能做的,就是将这变化中一些抹平、逝去、消失的东西留存下来,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
辞旧:守望繁华的老坟岗
老坟岗,这个带着几分荒凉阴冷的名字,却曾经是老郑州繁华的代言。在石佛艺术公社张卫星的摄影工作室,记者看到了一组老坟岗的照片。张卫星拿起其中的一张,远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灰黄的天空下,有着一栋窗户残缺的二层小楼,桐树的一缕新芽,是整个照片的焦点。这是老坟岗拆迁重建时,张卫星拍下的一组图片。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还是新近来到郑州打拼的外地人,对老坟岗这个名字想必都不会陌生。因为它曾经是老郑州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老坟岗旧址,东起二七路,西至福寿街、光明胡同、东陈庄东街,南起解放路,北至太康路,虽然面积只有 0.29平方公里,但是被包围在二七商圈内,是郑州市名副其实的中心地带。
明清两代,有很多人家在这里买地安葬亲人,这里渐渐成了一个墓冢累累的地方,故而得名 “老坟岗”。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曾经是郑州三教九流的聚集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人民政府禁妓、肃毒的整顿,这里又成为平民的乐园;三年困难时期,这里又成为全省第一个商业自由贸易市场,自由路也因此得名。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使得老坟岗的商业功能再度更新。这里被逐步改造为一个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大型封闭集贸市场。饭店、建材批发、鞋店等店铺应有尽有,并成了当时郑州时髦人士购物必逛地之一,一度引领全城时尚潮流。
张卫星说:“我之所以选择老坟岗作为记录郑州的一处窗口,是因为它是老郑州城市风貌最为集中的地点,所以它的变迁、消失乃至与周围的反差,最能体现郑州这30年来城市建设的进程。”
改革开放之后的老坟岗上,数家大型商场拔地而起,从五彩大世界到华联商厦,从金博大到大商新玛特,而不远处商城大厦、正弘国际、百货大楼以及不断扩张的二七广场商圈,都使得老坟岗的昨日风情渐行渐远,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006年11月20日,老坟岗综合整治项目正式启动,总区域占地180亩,成为郑州市老城区拆迁规模、拆迁户数、拆迁工程量最大的地区。这片曾经承载了老郑州无限繁华的地域,终将被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所淹没。
张卫星为拆迁在即的老坟岗留下了许多摄影作品,红砖绿瓦的老民居、梧桐树下嬉戏打闹的孩子们、院子里破旧的自行车、锈迹斑斑的手推三轮、灰尘中依然吐出新芽的梧桐树……这些安静颓败的景象与远处人头攒动的大商新玛特、二七商圈相呼应
“城市不同于自然,不同于乡村,它的风貌的变化速度很快,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变化的速度太快,很多地方几乎是一夜之间旧貌换新颜,所以影像的记录这时变得重要,它可以捕捉一些很快就要消逝的记忆片段,作为资料,更作为艺术留存下来。”对于自己的老坟岗系列作品,张卫星如是诠释。
昔日的民俗圣地老坟岗,如今道路宽阔,高楼林立,俨然是现代化都市的景象,而那片拆迁完毕的空地,在让人憧憬未来香格里拉和汇港新城繁华的同时,又承载了多少老郑州沉甸甸的回忆。
对于作品中刻意呈现的梧桐树,张卫星说:“这棵树是一种存在的象征,曾经有老人在树下纳凉,给孙子讲故事,有妇女在树下纳着鞋底唠家常,有男人围着石桌打扑克,有民间艺人拉着胡琴儿自我陶醉。而如今,这一切都消失在了一派繁华忙碌的现代化景象中。”
百年老坟岗,正在并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对未来全新的二七商圈憧憬赞叹的同时,那段铭刻老郑州昔日繁华的光阴故事,默默地通过摄影师的镜头,留存在每个郑州人的记忆里。
迎新:打造中部城市亮点
107国道以西,在几年前原本是一片广袤的田野,短短几年间,一座崭新的城市拔地而起。CBD环形城市、高楼、绿地、桥梁、河道、湖泊……处处展现着时尚的现代气息。
这座新城通过条条东西贯穿的大道,与有着厚重历史的老城连接起来,一端通往古老璀璨的中原文化,一端连接绚丽时尚的现代文明。
作为一名城市摄影师,张卫星对于日新月异的郑东新区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这里是郑州现代城市风貌最为集中、最为典型的地点。
“如果说老坟岗的影像涵盖着郑州的过去,那么郑东新区的影像所呈现的就是郑州的未来。都说中部崛起看河南,河南崛起看郑州,而最能体现郑州的崛起的景象,就是规划投建中的郑东新区。”张卫星说。
在他的摄影工作室,记者看到了一系列以郑东新区为对象的摄影作品。蓝天下巨大的水如意、暮霭中林立的高楼、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曲折回环的CBD内环道路……而与之相对的一组照片,是数年前他在东区采风时,拍到的一片鲜艳夺目的油菜花田。
看着那组郑东新区前后对比反差的照片,张卫星说:“这里与老坟岗恰恰相反,老坟岗是从繁华到寂寞,而郑东新区则是从寂寞到繁华,不过看似截然相反的进程中,有相同的一点,它们都预示着郑州的城市风貌会出现更加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时尚、激情、充满活力。”
在张卫星看来,郑东新区最值得摄影者捕捉和关注的,还并不是摩天大楼和现代雕塑,而恰恰是那些与老城区遥相呼应的建筑。正是这些建筑,使得郑东新区与老城区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郑州厚重的历史肌理在新区也得以体现和继承。
在张卫星的摄影工作室中,记者看到了反映这些建筑的许多作品。
河南艺术中心,设计成古老的乐器埙的模样,悠远而沧桑的气息劈面而来;郑州市会展中心华美的折伞造型,其建筑肌理中蕴含着无尽的文化内涵;吉祥的“如意”运河,犹如华夏文明的一个美丽的侧影……
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的承接结合,使得古老的郑州在今天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对于城市摄影的意义,张卫星总结道:“作为摄影师,对于城市的繁华过往原本就很敏感,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很多城市独有的人文风貌都是一闪即逝,如果不通过图片记录,实物很快就会消失在日新月异的城市中。摄影作品,可以让发展的脚步停驻在方寸之间,让欣赏者在眼花缭乱的现实中,找到一份值得铭记的回忆。”
记录:将回忆铭刻在影像中
多年来,张卫星和他的同行都在用镜头默默记录着郑州的城市变迁。
除了在老坟岗、郑东新区这样比较典型的地点拍摄过组图外,他还从个体的微观角度来反映着郑州方方面面的变更,除了他的组图《一个人的郑州》等,他还长期行走在东西大街、铁路沿线、商城遗址、城乡接合部、金水河畔、二七广场等最能代表郑州的场所,拍摄了大量记录不同时期郑州城市面貌的作品。
如今,郑州的城中村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2008年,通过政府批准已实施城中村改造的就有95个村庄。
城中村曾经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城市生存方式,它用拥挤的楼群和狭窄的巷道,包容着一大批尚未完全融入城市的人们。促狭的巷子里,有着各式小吃和琳琅满目的商店,这里是繁华与贫瘠的交界处衍生出的独特风景。
提起最近的拍摄计划,张卫星说:“随着城中村改建的进行,城中村以及它所涵盖的独特生存状态都将慢慢消失,我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用镜头将这些曾经存在、却正在消失的影像记录下来。”
记者观看了张卫星部分已拍摄完成的城中村组图。拔地而起的楼群中,静静伫立着一片低洼的小楼,这是枣庄村的鸟瞰图。
高低起伏的楼院、密密麻麻的电线、杂乱摆放的自行车、两树耀眼的桐花怒放着,占据了画面的两端,这是王胡砦村的一角剪影。
纵横交错的电线扯在半空,逼仄的街道上人们或步行,或骑着电动车、自行车,或拉着铁架拉货车,匆匆穿行,两侧的店铺门庭狭小,却热闹非凡,这是老代庄村的一幕景象……
为了更好地完成城中村的拍摄计划,张卫星在博客上公开征集点子,其中包括拍摄制高点,值得一拍的小吃、景物、人物等。
张卫星说:“这些地方在不久的将来,都将不复存在,这里曾经承载着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在这个场所消失时,这种生存状态也会随之消失。城市要发展,生活水平要提高,这些地方的发展和改变是必然的,但是这一批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活轨迹,需要留存在图像的记忆中。改革开放为郑州城市风貌带来的变化是丰硕喜人的,我希望我的镜头能悉心捕捉到这些变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将它定格为影像,留存进城市的回忆中。”
( 作者: 记者 余英茂 编辑: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