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嫉俗藏嵩山
郑州的“春脖子”实在是太短了,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还没有享受几天,一进入4月份,天气竟热得像下火似的,我便想:去卢崖瀑布吧。
去卢崖瀑布是件心仪已久的事。每次去登封采访,临近登封市区时,公路边一块向北指的“卢崖瀑布风景区”的牌子便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向登封人打听卢崖瀑布的情况,登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的学者刘庆昌介绍说,卢崖瀑布位于嵩山太室山东麓悬练峰,是一处消暑胜地。名山往往伴有秀水,嵩山的名气自不待言,卢崖瀑布也是名扬千古,“卢崖瀑布墨浪流”被古人评为嵩山的八大景观之一。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代的高人往往藏身于名山秀水间修身养性。卢崖瀑布吸引我的魅力更在于这里曾是著名的唐代嵩山隐士卢鸿的归隐之所。提起卢鸿,刘庆昌的脸上满是敬仰之情:卢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山水画家、隐士,他知识渊博、能诗会画,与王维的名望相当。大诗人李白生前曾三次来到嵩山,拜访仰慕已久的卢鸿。
4月25日,气温像坐上了“直升飞机”一般攀升到了30℃,我于是动身前往卢崖瀑布,一为避暑,二是拜谒卢鸿,可谓一举两得。汽车出登封城东北行约4公里,首先来到了卢崖水库,水库的大坝上塑有一座卢鸿的汉白玉雕像,只见他正襟危坐,头戴儒巾,身着长衫,手执书卷,面目清秀,一副典型的儒士形象。
卢崖瀑布深藏在嵩山深处的悬练峰下,要想窥见其真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车后我们沿山路攀山涉溪而行,一路上山石突兀,涧壑深邃,曲径通幽,溪水潺潺,草丰林茂,观之顿觉心旷神怡。离悬练峰渐行渐近,一阵紧似一阵的“哗哗”流水声从天而降,猛然间,眼前出现一道石崖高耸云天,崖口横挂一道瀑布飞流直下,崩珠散玉,声震山谷,空气变得湿润而又清爽,一阵透骨的凉意袭来,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里都透出一个“爽”字,让人恍若置身仙境。这样的境地别说是古代的卢鸿,就连享受着现代高度文明的我也流连忘返呢!
隐士在人们眼中无疑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卢鸿的身上也充满了一个个历史谜团,首先他的名字就有两种说法,据史料记载,卢鸿字浩然,出生年月不详。卢鸿的原籍在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东北),后来迁居到河南洛阳。《旧唐书》称其名为卢鸿一,《新唐书》却称作卢鸿。
在古代,“寒窗苦读求功名”几乎是文化人千百年来惟一的人生目标,卢鸿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去过“独木桥”做起了隐士呢?卢鸿的隐士生活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谈到这些问题,刘庆昌先生告诉我,卢鸿本是一个学富五车的读书人,他为人正直无私,看到朝纲不正,奸佞掌权,十分厌恶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弊政,对仕途毫无兴趣。唐玄宗开元年间,愤世嫉俗的卢鸿干脆离群索居,遁迹山林,来到嵩山悬练峰下做起了隐士。
隐居嵩山后,卢鸿以收徒办学为业,每日里吟诗作画,怡然自乐。在这里,他结识了当时嵩山一带有名的高僧名道普寂、司马承贞等,大家经常在一起探讨学问。有一次,普寂举行群僧大会,邀请四方名流莅临观礼,卢鸿应邀为大会写了一篇数千字的祝词助兴,大家一致称好。《全唐诗》收录有卢鸿的骚体诗10首,名曰《嵩山十志》,是其描写嵩山风景、歌咏自己隐逸生活之作,卢鸿的隐士生活虽然清苦,倒也过得逍遥自在。
皇帝三聘皆不受
古人云:“无术人,虽居闹市无人聘;有才者,远在深山有人闻。”事情有时就是这么邪,有的人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常常要无事生非地闹出点“动静”来给人看,人们却很快就把其人淡忘了;卢鸿隐居深山不愿出名,他的名气在信息相当落后的古代经人们口碑相传,竟然名声远播。
卢鸿隐居不久,前来找他拜师求学的人就络绎不绝,刘庆昌先生说,卢鸿的声望实在是太大了,久而久之,就连远居在皇宫的唐玄宗李隆基对卢鸿也常有耳闻。为了求取人才,像三国时期的刘备一样,唐玄宗对卢鸿也来了个“三顾茅庐”。
唐玄宗是一个爱惜人才的开明皇帝,听说卢鸿很有学识,他很是器重,唐开元初年,唐玄宗召卢鸿进宫为官。没想到,卢鸿不为功名利禄所动,竟然婉言谢绝了朝廷的美意。唐玄宗仍不灰心,又派遣使臣带着重礼来请卢鸿。皇帝请其出山,而且带着重礼,这在别人看来,真是给足了天大的面子,焉有不受之理?出人意料的是,卢鸿仍然不去。
公元717年,求贤若渴的唐玄宗第三次下诏书给卢鸿,言辞恳切地说:我是一个缺少德才的人,侥幸登上了天子之位,曾悔恨道学没有研究好,每次处理政务都想起了您。您不但通晓老子的玄学,而且实践了儒家的中庸之道。您的品德高尚,素有治国安邦之才,可与古时贤人媲美。正因为我对您有敬贤之意,出于国家的迫切需要,才下了诏书聘请您入朝,共议国家大事。可您每次见到诏书,总是托辞不来,使我的真心实意都埋没了。在诏书中,唐玄宗表示自己对卢鸿“虚心引领”,“翘想遗贤”,要求卢鸿“翻然易节,莫负朕意”。
见再也推辞不得,卢鸿只得应诏前往。公元718年,卢鸿到了东都洛阳,但他见了皇帝不跪拜,只行鞠躬礼。唐玄宗不解地问:“卿见了我为何不依礼跪拜,难道不懂得人臣之礼吗?”卢鸿正颜答道:“臣听说老子云,所谓礼,忠信之人会看得很轻。我是以忠信之心来朝见皇上的,非真不拜也。”
卢鸿的人格魅力让唐玄宗深为折服。唐玄宗既惊异又高兴,特意将卢鸿召至内殿,赏赐御宴款待,君臣欢聚一堂,开怀畅谈。唐玄宗下诏拜卢鸿为谏议大夫,赐给他官印、朝服。卢鸿却坚决辞谢不受,表示自己志在隐居办学,为国家培育人才。唐玄宗越发感到卢鸿是个奇人,决定尊重他的选择,命登封当地官员在悬练峰下给卢鸿盖了一处宅院,命名为“卢鸿草堂”,作为栖身之所。唐玄宗每年还赐给卢鸿米百担、绢50匹和药物等,令沿途各州县官员护送卢鸿回嵩山隐居。
回到嵩山后,卢鸿广招天下学子,在卢鸿草堂中聚众讲学,天南海北的学子闻讯后,纷纷来到嵩山投师卢鸿门下。卢鸿草堂最兴盛的时候,广聚学徒达五百余人,一时间这里文风大盛。善画山水的卢鸿曾画了一幅《草堂十志图》,描绘了卢鸿草堂学子云集的情景,此图后来被有关部门收录在《故宫名画三百种》一书中。
卢鸿三辞皇封的事情传扬开来之后,有人赋诗赞曰:“何谓清风全扫地,世间今复有卢鸿。”
矢志不移真隐士
卢鸿做隐士并非是哗众取宠之举,隐居嵩山后,他在此矢志不移地做了大半辈子隐士,直到公元740年作古。所以,后人梳理唐朝历史上的那些令人尊崇的人物,排列出了“七真”之人:房玄龄、杜如晦为真相,李晟为真将,元德秀为真吏,李白为真放,白居易为真才,卢鸿为真隐。
正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如今,卢鸿虽然已经作古千载了,卢崖瀑布风景区内仍存有许多与卢鸿有关的遗迹和人文景观,像水泼亭、卢崖寺、搁笔潭、落印潭等等。刘庆昌先生说,这些景物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它们承载着登封人对卢鸿这位真隐士的怀念和尊崇。
卢崖瀑布之名就缘于卢鸿。卢崖瀑布为何姓“卢”呢?刘庆昌先生认为,这是登封人对卢鸿心系黎民苍生的美德的褒扬。就在卢鸿汇集四方学子在悬练峰下为国育才的时候,中原大地连年发生干旱,田地龟裂,五谷绝收。悬练峰下有一股清泉长年畅流不息,百姓称此泉为“龙眼”,集资在此地修建了一所庙,内塑“九龙王爷”神像一座,逢年过节,人们都要进山给“九龙王爷”上香。
有一年,中原大地又发生了严重的干旱,一时间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灾民从四面八方起早摸黑地赶到“龙眼”挑水吃。挑水的人越来越多,水桶越排越长,“龙眼”里的水却越来越少,挑水的人们急了,纷纷来到“九龙王庙”里祈雨。
此情此景让卢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人们祈求“九龙王爷”磕破了头,烧的香和纸烧红了庙砖,但“九龙王爷”还是不“睁眼”,连一滴雨也没有祈下来。情急之下,一些求雨的灾民便问卢鸿:“卢大夫,你是个有学问的人,你说怎样求雨,才能让老天爷开恩呢?”卢鸿劝导灾民们说:“求天降雨是没有用的!大家只有发动起来,都去寻找水源,人就一定能胜天!不然,就是磕破了头,也无济于事!”
劝走了祈雨的灾民,卢鸿马上到嵩山上寻找水源,他一去就是三天未归,弟子们慌了神,相互结伴上山去寻找卢鸿。
当学子们走到一处山崖时,见一丛映山红上系着一条青丝带,带上系着一个葫芦坠儿。大家一看,认出是卢鸿的腰带。他们就大声呼喊着:“卢大夫!卢大夫!”可是喊了半天也无人应声。学子们继续寻找,他们又找到了许多卢鸿的用品,却没见到人。天渐渐黑了下来,夜空布满了繁星,当学子们来到一处人迹罕至的山崖时,发现星光下有个黑影沿着崖边小道在爬行。有人跑过去仔细查看,正是卢鸿,只见他侧着身子,耳朵紧贴着乱石,好像在听什么,弟子们不解地问:“卢大夫,您……这是在干什么?”
见是自己的学生来了,卢鸿高兴地说:“你们看,这些山泉都流淌到乱石堆里来了,你们听听,有没有水流声?”
弟子们伏身一听,乱石堆下果然有水流声潺潺作响,他们也高兴地问:“卢大夫,您是不是要把这水引下山去救济灾民?”
卢鸿兴奋地点点头说:“正是!要引水下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引水的通道我已经系上丝带做记号了。”
得知卢鸿找到了水源,弟子们群情振奋地说:“卢大夫,您不是讲过‘严霜知劲草,益民献寸心’吗?我们大家都跟着您干,一定能把引水的通道劈开!”
说干就干。卢鸿马上带着数百名学生奋力劈山引水。附近的百姓们听说卢鸿找到了水源,也登上山顶一同动手引水,再也没有人去求天降雨了。大家连续奋战了数月,终于把一个个山崖劈为两半,使悬练峰、青童峰、三鹤峰、虎头峰、象鼻峰、遇圣峰、玉镜峰、万峰等嵩山八个峰谷的泉水汇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清流,流下山去,供百姓们饮用、浇灌田园。
从此,悬练峰上下山青了,水秀了,苗壮了。卢鸿作古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劈山引来这道珍瀑,就称悬练峰的这道瀑布为“卢崖瀑布”。
卢鸿在治学上非常严谨。相传,有一天卢鸿领着弟子们来到卢崖瀑布旁写诗作画,弟子们大部分都在仔细听讲,认真思考,有几个贪玩的弟子却悄悄地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玩耍。
发现了个别弟子的“小动作”之后,卢鸿并未声张,他在写诗作画之后舀了一些水涮笔,然后顺手将涮笔水泼向了那块大石头。石头后面的几个弟子毫无防备,他们的衣裳被染成了黑一片白一片的。卢鸿有些不好意思又一语双关地说:“咦,你们怎么在这里呀?我真的没看见,这也怪你们太贪玩了,以后要好好听师傅讲课啊。”卢鸿这么一“道歉”,那些贪玩的弟子反而觉得无地自容了,他们从此端正了学习态度,后来都成了有学问的人。回忆起当年的成长经历,他们都很感谢卢鸿“水泼育人”的良苦用心。
后代的文人骚客来到卢崖瀑布下,有人就舀起潭水来泼一泼自己,寓意将自己“浇灌”成像卢鸿那样有学问的人。相传,清代那个颇爱附庸风雅的乾隆皇帝游历嵩山,听说“水泼育人”的故事后,当即传旨命人修渠将卢鸿涮笔处的水引下来,也用其水泼龙袍,并和皇妃、大臣互相泼水嬉闹。
如今,登封人民为了传承卢鸿水泼育人的精神,分享水泼的快乐,特意修建了一座水泼亭,并从1998年起,在每年6月上旬举行为期10天的“水泼节”……
徘徊在与卢鸿有关的遗迹前,听着一个个生动的民间故事,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元代诗人杨奂游历卢崖瀑布后所作的《卢崖》一诗:避名名自在,身瘠道还腴。未到千年后,空崖已姓卢。
( 作者:
记者余英茂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