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灵活“县”】——“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系列报道·新密篇
新密:岐伯山下“药花”香
初冬,新密南部的岐伯山进入一年中最为绚丽的季节。红枫似火,野草摇曳,交错套种的射干、连翘、金花葵、地黄、丹参等中草药于静默中蕴藏精华,为来年的蓬勃生机默默蓄力。
药农正在采摘“密二花”(资料图片)
种植中药材的是山下方沟村的村民。近年来,村干部带领村民利用山脊、荒坡种植中药材,如今500多亩荒山野地已成为村民的“聚宝盆”。“未来,村里将以岐黄文化为核心,构建‘一核、两链、三片区’产业布局,以现有中药材种植为依托,打造中草药加工产业链,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引入多元业态,建设集科普、观光、研学、康养体验于一体的岐黄中医文化研究基地。”方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巧军告诉记者。
发挥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药材变药“财”。近年来,新密市依托岐黄文化发祥圣地的厚重历史根基,秉持中医药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理念,将传承与创新有机融合,丰富岐黄文化内涵,扶持道地中药材种植,培育中医药企业,招引中医药项目,培养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与其他产业相融合,全力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源独特 产业发展有基础
新密与中医药有着很深的渊源。
相传人文始祖黄帝不忍百姓饱受疾病折磨,敬奉岐伯为天师,于岐伯山下的方沟村开方问药,方沟村由此得名。黄帝与岐伯的医学交流孕育出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岐伯死后葬于此,山上的岐伯墓、岐伯泉、岐伯洞等遗迹更是吸引众多中医药文化爱好者前来打卡,这里成为无数人眼中的中医药文化朝圣之所。2010年12月,新密被命名为“岐黄文化发祥圣地”。
新密气候温和,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长,仅岐伯山的天然野生中药材就有170余种。目前,新密市拥有各类中药材674种,有“天然草药库”“中药材之乡”之称。据不完全统计,新密中药种植涵盖金银花、艾草、丹参、玄参、连翘、板蓝根、芍药、红花、薄荷、射干、地丁、白芷、山茱萸、金花葵等80余种,种植面积近3万亩,年产量3.1万吨,产值达2.3亿元。
新密的“密二花”“密艾”等特色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2022年,伏羲山巩密关“密二花”荣获国家道地中药材认证。新密市五指岭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密二花生产基地”被评为“河南省道地药材规模化生产基地”。岳村镇苇园村千年农业被评为国内首家艾草三产融合示范区。曲梁镇凤鸣湖公司带动曲梁、刘寨、超化等乡镇发展金蝉人工养殖近万亩,建成中原最大野生知了园和中国最大的金蝉生产销售基地,产值达1亿元。
多措并举 产业跑出加速度
如何将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新密市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很重要。近年来,新密市先后出台《新密市“十四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新密市农业特色产业(2022—2025)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等相关文件,把中药材种植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全力发展“密二花”“密艾”等特色中药材种植;累计投入超5000万元财政与社会资金,推动种植基地成型、园区建设、基础配套及电商直播等全产业链构建,催生出千年农业、密艾堂等龙头企业与河南银黄农业科技公司等种植主体。
药材好,药才好。依托自然禀赋,新密着力打造中药材种植品牌。自2021年起,于西北部依托伏羲山自然生态与古老伏羲文化,发展药材种植;在南部凭借双洎河、九里山、香山等生态资源,全力打造中医药康养基地与葛根种植生产加工基地两大品牌,构建“一北一南”“两翼”种植模式,形成“药材上山、林果上坡、蔬菜在地”的产业格局,成为新密亮眼名片。目前,新密拥有60余家中药材种植经营主体与园区,省级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及规范化生产基地项目5家,建成以中药材为主要产品的郑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园6家。
延长产业链,开展中药材精深加工,才能有效提升产业附加值。新密大力引进相关企业,郑州葆龙药业、河南李济堂医药科技等企业纷纷入驻,开展多元药品生产与保健产品研发推广;光明医派(河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数字健康产业示范基地项目等相继落地,中医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蓄势待发之势。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为强化人才支撑,新密着力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承平台。新密市现有中医医师633人,其中高级职称350人,另有700余名乡村医生扎根基层。为强化人才储备,新密市引进黄河护理职业学院、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郑州仲景国医中等专业学校三家中医药相关专业高等院校,为中医药及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中医药+” 创新融合觅新机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时代活力。如何让中医药更好地走进当下人们的生活,实现更好的发展?新密努力探索“中医药+”的路子,让中医药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中实现创新发展。
如今的新密街头,不少年轻人手中拿着的不再是各种饮料奶茶,而是一杯由多种中草药熬制而成的养生药茶“岐黄饮”。将中医药养生实践与街头潮饮相结合,是新密中医药产业创新融合迸发出的新活力。
“随着国潮文化兴起,中医药养生在年轻人中颇受青睐。我们将中药饮品与药膳融合,依二十四节气推出主题餐饮,如春分特色茶饮与菜肴,冬至中药饺子,让消费者在一饮一食中感受中医药魅力。”“姜龄集”岐黄饮(药膳)创始人张季东说,他们还通过开发文创产品应用,让产品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载体,使中药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焕发出新的活力。“目前我们现有茶饮配方近50种,药膳开发近70种,预计年底产值能达到1200万元左右。”
中医药与潮饮及药膳的结合,掀起年轻化的养生浪潮。中医药与研学的结合,则让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文化,开辟了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另一新途径。
新密市以岐黄文化进校园作为切入点,构建中医药+研学的模式,开启了青少年了解中医文化与中草医药基础知识的大门。通过实物展示、实践操作,多维度加深学生对中医药的理解;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通过中医药游园会真切感受中医药文化独特的魅力;组织学生到当地的中医药博物馆等处参观,使他们近距离地触摸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开展中草药种植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与技能。
利用中医药与人们健康的密切关系发展中医药+文旅康养,是新密市的另一探索。
新密市积极开拓国医康养、药材观光等多元新业态。该市的岐黄文化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有岐黄文化园、岐黄养生园、岐黄生物科技园、岐黄生态种植园、岐黄颐养园五大特色园区。其中精心布局了20多个人文景点,巧妙地将文化展示、旅游休闲、养生养老等多功能集于一体,成为中医药文化融合康养旅游的有益尝试。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园以来,该项目已累计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其中不乏来自全国各地专门前来体验岐黄康养文化的游客群体,其影响力正不断扩大,有力推动了当地康养产业的发展。
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让古老的岐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绚烂的光彩,新密不断探索,一路向前。(记者 郭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