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度假方式叫“去郑州市考古博物馆”

2024-04-07 14:55:38 来源:中原网

中原网讯(记者 左丽慧 李居正)“参加咱们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的活动,感觉既收获了知识,又享受了娱乐休闲,现在我们是‘忠粉’,每次节假日都来参与活动!”清明假期,部分市民选择踏青出游,也有不少市民选择到博物馆“度假”,市民崔女士就是其中一员。提到自己参与活动的经历,崔女士可谓经验丰富:“今年春节和清明节假期,我们参与了几次郑州市考古博物馆的活动,现在孩子都养成了习惯,一到节假日就嚷着要来看看。”

据悉,清明假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广大市民精心设计推出了“清明春趣·踏青行”系列活动,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吸引数千名市民走进博物馆,进一步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有力增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特色鲜明活动丰富

做纸鸢、画团扇、学国画、听考古讲座、探访考古工地……短短3天清明假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就为广大市民“定制”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推进公众考古传播等多种类型的文博活动,既贴近清明节气的文化内涵,又符合博物馆的“考古”气质。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没有风筝的春天是不完整的,看到有做风筝的活动,我就带着孩子来啦。”提到“非遗传承·纸鸢绘梦”活动,市民李女士眉飞色舞:“我小时候就自己动手做过风筝,记忆深刻,就想着一定要来和孩子一起体验一次!”

除了丰富的活动,“重量级”嘉宾也是吸引市民参与其中的重要因素。非遗传承人宋长虹亲自传授做风筝技艺、专业画家姚焕刚来博物馆教孩子国画入门知识……多样的活动形式、高质量的活动内容,吸引了观众纷至沓来。

考古讲座贯通“古今”

《考古漫谈》讲述为什么考古、怎样考古;《巍巍商都:早期国家礼乐文明的考古学观察》开启郑州书院街商代贵族墓地的探秘之旅;《解读五千多年文明之谜——巩义双槐树遗址》《双槐树遗址环境考古实践》聚焦河洛古国、换个角度看“双槐树”……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一场场“考古人讲考古”的主题讲座,带广大市民近距离学习考古知识、解密“高大上”考古故事。

有讲座“必来听”的市民吴女士堪称“专业听众”,看到讲座预告,家住西郊的她不辞辛劳,总是如约而至;讲座结束,她还会瞅准时机向主讲人提问交流。郑州商王陵有可能在哪儿?郑州商城会发掘出有文字的甲骨甚至竹简吗……别看吴女士已经退休,她关心的问题却充满活力,显得十分“内行”。

“我喜欢逛博物馆,在博物馆参观过后,再来听听考古专家的专业讲解,就会把这些知识点和文物联系起来,会觉得历史文化特别有意思。”吴女士表示,如果有机会她还想到考古工地看看,“郑州历史文化悠久,多看看、多听听,真的会为自己是郑州人感到自豪。”

据了解,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十分注重公众考古学传播,多年来持续用剪纸、国画、漫画、纪录片、微电影等方式,持续向广大市民讲述“考古”里的郑州,出版了各类图书、专著50余部。“考古人讲考古”,更是成为近年来广受关注和好评的公益考古讲座活动。

宾至如归好评如潮

“每到节假日,我们都会提前考虑活动主题、设计活动环节,还要准备好背景主题等各种物料。”在活动现场,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在大厅内耐心地巡视,遇到需要帮助的观众,立刻快步上前解决问题。

今年春节8天假期,3大类数十项活动轮番举办,参加活动的观众一拨接一拨,乘兴而来、满意而归,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们一起服务着前来参加活动的观众,维持秩序、指引物料领取、讲解活动注意事项……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的身影。清明假期,考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照例在工作岗位上度过,忙碌地关注着活动进行情况。

“哇,今天又涨知识了”“你们准备的材料质量真好!”“谢谢你们,辛苦啦!”……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也被观众看在眼里,参加完活动时总有观众向他们表示感谢。

在观众由衷的谢意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有关负责人感觉一切辛苦和劳累都烟消云散了:“辛苦是一定的,但我也感觉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和价值。考古博物馆就是一个窗口、桥梁,带大家学习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郑州丰厚的考古成果。”

看到意犹未尽的观众,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也对大家肯定表示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工作肯定,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清明假期结束了,相信那些在博物馆里“度假”的市民,将长久被博物馆里的文物、内涵丰富的活动所滋养。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也将在下一次假期,准备好精彩而丰富的活动,等待着与广大观众的相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