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郑州好市民”来了!

2023-09-18 16:57:38 来源:中原网

感动来自平凡,好人就在身边。近日,郑州市文明办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郑州好市民(郑州市文明市民)”名单。经过层层推荐、评选,第二季度,共有56组59名市民光荣入选。

他们当中,有帮助他人,发动志愿者2万余人,举办公益活动600多场,长期扶持172名农村困境儿童的“支教达人”杜明杰;有爱护家园,86岁高龄依然热心服务社区的管城区退休教师王玉民;有见义勇为,4天内连救两人的高新区市民黄山峰;有敬业奉献,帮助近千名受助人员找到家人的“寻亲专家”赵杰;有孝老爱亲,在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情况下,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父母、爱护儿女的中牟县好媳妇刘爱玲......

广大市民朋友们,这些“好市民”来自我们身边,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让我们一起学习宣传“郑州好市民”的先进事迹,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争当“好市民”,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美好家园、文明郑州!

帮助他人类(12人)

1、任荣

任荣,男,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科员。

2010年任荣就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志愿者。2023年2月,他接到了郑州市红十字会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配对需求。同年3月31日上午,任荣同志经过约4个小时的采集,捐献24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河南省第1216位、郑州市第408位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凌红保

凌红保,男,郑州煤机格林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职工。

2013年6月,凌红保在老家一次献血活动中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在无损健康的情况下挽救生命,他毫不犹豫选择加入捐献者资料库,正式成为一名志愿捐献者。2022年8月10日,凌红保接到老家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2023年3月22日,凌红保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正式完成了捐献,成为河南省第1212位、郑州市第406位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3、荆乐天

荆乐天,男,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学生。

自2021年6月以来,荆乐天先后完成了4次无偿献血活动,并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3年2月,他接到了郑州市红十字会电话,被告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相吻合,想让他做骨髓配型,电话里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2023年4月26日,荆乐天顺利完成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郑州市第412位捐献的志愿者。

4、刘荣钦

刘荣钦,男,上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职工。

刘荣钦坚持常年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累计献血30余次,献血总量近1万毫升,并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为挽救他人生命做好准备。他积极参加义务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向大众传播无偿献血的科学理念,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铜奖等荣誉称号。

5、李莉

李莉,女,新密市慈善协会阳光爱心分会副会长。

李莉热心公益。2008年初南方遭受雪灾,5月四川遭遇特大地震灾害,2010年青海玉树遭遇特大地震灾害,她都通过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红十字会捐款捐物。“7.20”郑州暴雨,她和志愿者一起投身到抗洪救险中,并在第一时间为受灾的群众送去所需物资。十几年来,她一直奔忙于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中,救助困难群众、帮扶慰问老红军、老战士,足迹踏遍了新密的山山水水,累计捐款捐物15万余元。

6、张建红


张建红,男,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职工。


张建红坚持无偿20多年来,累计无偿献血64次,总量达2.2万毫升,获得国家级的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3年捐献骨髓样本,是中华骨髓库的一员;他无私捐助,曾资助过4名特殊群体儿童;他将珍藏的图书无偿捐献到公司图书室;工友突发脑出血住院,他第一个带头捐款;2021年7月发生洪涝灾害,他跳入泥坑救人转移受灾群众,并放弃公司救济名额,为受灾的工友捐款捐物。

7、王朝军

王朝军,男,巩义市夹津口镇公川村村民。

王朝军致富不忘乡邻,积极回报社会。他成立的农业开发公司利用当地空地200余亩,荒山1.3万余亩进行经济作物种植,每年增加群众收入8万元。目前已种植优质核桃树200多亩,种植药材80多亩。他拿出100万元设立“公川农业发展基金”,由镇政府监督管理,重点用于扶助公川村农户发展种植、养殖农家乐等项目,帮助乡亲发家致富。他响应政府号召,建设精品民宿,带动了周边20余名村民就业。

8、秦加

秦加,男,中原区棉纺路街道锦绣城社区居民。

秦加同志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500余小时。2022年他除了积极参加抗击疫情活动,同时还连续2个多月不间断参加“急救地毯”公益项目,宣传应急救护技能知识。他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渠道宣传急救常识,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参与应急救护知识宣讲活动。生活中他还带动家人孩子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身体力行救助过醉酒者、电动车事故伤员等。

9、史峰同

史峰同,男,国家税务总局登封市税务局科员。

史峰同于2016年加入郑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民间救援。“7.20”郑州暴雨,他救出了刚出生28天的双胞胎婴儿及其5名家属和一名独自在家刚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老人。灾后他积极参与运送物资和小区消杀。2022年主动报名参与登封西高速卡口的疫情防控查验扫码工作,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10、孙振亚

孙振亚,男,荥阳市京城路街道办事处建业社区居民。

孙振亚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发挥自身文艺特长,义务参与社区、街道等宣传文化服务活动。他参与党的政策理论宣讲80余场次,受众群众达万人。2021年6月他积极参加荥阳市“永远跟党走”百姓宣讲团成员选拔赛,荣获二等奖。同年12月参加河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新时代百姓宣讲员”选拔赛,入选“新时代百姓宣讲员”人才库,2022年12月被河南省委宣传部评定为“河南省级百姓宣讲员”。

11、杜明杰

杜明杰,男,郑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杜明杰是“支教达人”,先后6次赴河南濮阳县、兰考县希望小学支教。他也是172个孩子的“爸爸”,8年时间发动志愿服务人数24856人,志愿服务时长168848小时,举办公益活动600多场,募集爱心物资300余万,精准长期陪伴着172位农村困境儿童成长,帮扶区域覆盖河南20多个乡镇,他是无处不在的“志愿者”,郑州水灾、疫情、山西雨涝、援助吉林等公益救援都有他的身影。他还是志愿服务“宣传员”,作为郑州道德讲堂示范课讲师,走进学校、机关单位、社区,唤起了无数爱心。

12、王书元

王书元,男,新郑市辛店镇铁炉村村民。

王书元致力于公益事业,自掏腰包为铁炉村270余名村民缴纳新农合医疗保险,近20年从未间断。他大力支持村里的文化事业建设,出资送戏进村,组织传统庙会,极大丰富了乡里乡亲业余文化生活。他秉承“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全村人”的理想信念,自2001年回乡创业后,先后创办奶牛场养殖场、河南山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吸纳农村富余劳力,为100余人解决了就业岗位,让乡亲们能够在“家门口”就业。

爱护家园类(5人)

13、张强

张强,男,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职工。

2018年张强担任居住小区业委会主任至今,解决小区居民各种疑难问题,协调邻里纠纷,优化小区车辆管理方案,参与修建凉亭、补栽树木、改造设施,打造小区“文娱小广场”。“7.20”郑州暴雨时,张强主动请缨,带领小区物业人员和居民展开自救,为抢救物资在1米多深的积水中浸泡4个小时,守护了小区居民的财产安全。

14、魏三兴

魏三兴,男,巩义市新华路街道育英街社区居民。

魏三兴20多年来义务帮助邻里处理婚丧嫁娶事务200多起;他孝老敬亲,尽心照料百岁卧床老母,毫无怨言;他积极传承中华孝道文化,只要居住社区或老家村里百岁老人过生日,魏三兴都要送去祝贺,并撰写贺词献礼,大力倡导孝亲敬老的传统家风。同时他作为育英街社区“映初心宣讲团”的团长,坚持组织宣讲党史国史,让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15、王志君

王志君,女,管城区紫荆山南路街道沙隆达社区居民。

王志君坚持在社区义务服务群众已有三十余年,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作为70多岁的老人,她在疫情防控中不惧危险冲在前方,大晚上把守在小区门口,白天为居民测量体温和扫码,认真严谨工作的精神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她严格要求自己,秉承着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组织参与社区的老年人科普大学,热心为班级的学员服务,得到科普大学老师和学员的肯定。

16、王玉民

王玉民,女,管城区陇海马路街道陇海东路第二社区居民。

作为42年党龄的老党员,任教33年的人民教师,王玉民始终不忘初心,退休后热心服务社区。80多岁的她带领社区党员走上街头,捡拾垃圾,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她帮助社区小朋友练习书法、绘画,一遍遍不厌其烦的教授,还义务给小朋友讲党史国史,提醒着孩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受众学生达百余人;新冠疫情期间,她身体力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带头捐款捐物,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17、徐清云

徐清云,女,管城区二里岗街道杨庄社区居民。

退休后徐清云组建了一支35人的“美妙歌声合唱队”,多年来她义务对群众团体进行文艺指导,用文艺表演的形式宣传党的宗旨理念,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几十年来累计组织开展“欢笑进基层”慰问表演、中秋节、元宵节、春节等惠民文艺演出100余场。疫情防控期间,作为老党员的她不辞辛苦每天按时为服务点工作人员送水喝,还自己包饺子,摊烙饼,煮胡辣汤,为服务人员和志愿者做饭送饭,大家都夸徐阿姨是党员的模范。

见义勇为类(8组11人)

18、阙心苗救人团体

阙心苗救人团体,阙心苗、田留朋、原冰、张红业,四人均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学生。

2023年3月27日下午,阙心苗、田留朋、原冰、张红业下课后,经过学校食堂门前,发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他们四位学生第一时间跑过去,见老人头部受伤流血,身上擦破了皮肤,情况紧急,他们马上搀扶起老人,合力将老人送去附近医务室,并不断安抚老人,缓解他的紧张情绪,最终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他们又把老人平安送回了家。

19、孙保安

孙保安,男,经开区第二中学教师。

2023年3月24日下午,孙保安在蝶湖公园附近带领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突然发现有一名女游客落水,他第一时间跳水救人,把落水者转移至安全区域。同时组织学生组成人墙后,自己开始实施抢救,他将自己的外套给落水者披上保持温度,清理其口腔,鼻道内异物,保证呼吸道畅通,对落水者进行按摩揉搓,帮助其恢复知觉,最后将落水者送上救护车。因为抢救及时,落水者安全无恙。

20、黄山峰

黄山峰,男,郑州城建集团职工。

2022年10月26日,当时郑州处于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黄山峰在卡点卸载居民保障物资时,发现一名老人在地上趴着,头下一摊血。他立即上前查看,在卡点交警的协助下,他们合力将老人抬上警车送往医院抢救,使老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助。2022年10月29日,他做志愿服务时还救助了一名心脏病发作忽然倒地的男性居民。4天内连救两人,黄山峰荣获高新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21、李新克

李新克,男,巩义市竹林镇石鼓街社区居民。

2023年3月25日中午,郑州游客到巩义景区游玩时,5岁的儿童不慎落水。恰巧路过的李新克第一时间冲了过去,查看孩子的情况,发现情况危急,来不及多想便跳入水中,将落水儿童成功救上岸,自己默默离去。事后,孩子家属特地来巩义感谢李新克,并给救命恩人送上一面锦旗。

22、马晓博

马晓博,男,河南省兴东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职工。

2023年3月24日晨间,正在巡查时马晓博发现龙湖东运河观景台有一女子轻生跳湖,他迅速跑过去实施救援,同时联络附近巡逻的其他队员增援并拨打120救援电话。随后,马晓博成功将女子救助上岸,上岸后该女子一直哭泣情绪不稳,马晓博耐心询问开导,女子才逐渐平复了起来。

23、白清志

白清志,男,火车站地区管委会副主任。

2023年5月17日早8时,郑州市内138路公交车行至兴华街与汝河路附近时,车上一名老人突然晕厥、呕吐并失去意识,同车的白清志同志急忙上前查看,并迅速拨打了急救电话,直到救护车到达现场,又帮助医护人员将老人转运至救护车,一切妥当后他才默默离开。因救护及时,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

24、王广

王广,男,郑州警察学院学生。

2023年4月28日晚,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望湖广场湖畔,王广得知有人落水,他迅速跑向湖边确认落水者的情况,眼看对方即将溺水,他顾不上了解水深便直接跳水救人,最终救下女孩,并在上岸后用紧急救助法使已处于昏迷状态的女孩恢复正常呼吸。

25、王晓东

王晓东,男,登封市告成镇贾沟村村民。

2021年12月20日,下班回家的路上,王晓东发现边沟里侧翻的三轮车下压着一位痛苦呻吟的60多岁的受伤老人,善良的他毅然决然冒着雨雪出手相救,在确认老人无大碍后他才抽身离去。2022年3月19日,王晓东路过水库时,发现有幼童溺水,危难之时奋不顾身破冰跳水救出溺水儿童,由于救助及时,孩子经过抢救后已无大碍。

敬业奉献类(21人)

26、赵杰

赵杰,男,郑州市救助管理站职工。

赵杰从事救助寻亲工作30年,他肯钻研不怕苦,熟记了河南省及全国各地的行政区划图,留心学习各地方言,研究不同民族、地域生活习惯特点以及简单的聋哑手语,被称为“寻亲活地图”“寻亲专家”。30年工作中,赵杰帮助近千名痴呆老人、精神病患者等无主受助人员找到了家人,有时为了摸清一位受助人员的真实情况,需要十几次、数十次的跨地区奔波,他都义无反顾。

27、卢帅

卢帅,女,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医疗康复科副主任医师。

2008年卢帅进入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以来一直坚守在孤残儿童临床一线。作为医务工作者,她不断钻研专业知识,探索脑瘫儿童康复技术,用精湛的医术为儿童生命健康护航。身为孤残儿童护理员高级考评员,她带领队伍取得国赛特等奖、二等奖。她在疫情期间不顾病痛连续坚守岗位50多天,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8、杜河法

杜河法,男,新密市城关镇高沟村党委副书记。

杜河法协助村委多次举办外事活动和现场观摩交流会,助力把高沟村发展为远近知名的“中原戏曲第一村”;引进企业32家,建成多个百亩农业种植园,带领周边群众实现就近就业;相继培养文化带头人56人,成立18支文体宣传队伍,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他助人为乐,践行雷锋精神,每年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20”郑州暴雨期间,他连夜救出被困群众30余人,转移受困群众200余人。

29、郭守源

郭守源,男,郑州新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2018年夏季的一天,一位正在爬山的60岁老人,因突发疾病,不能行走。郭守源接到出诊后,第一时间赶到山上,由于山路狭窄,救护车无法直达现场,无法实施担架运送,郭守源马上低下身来,让体重达180多斤的老人伏在他的后背,备着老人走出山里。随后老人被郭守源送到新华医院急诊科,得到了及时的治疗。由于这次长时间超负荷背人,让他落下了严重的腰疾。

30、朱金梅

朱金梅,女,河南省体育中学女子足球队主教练。

1983年朱金梅进入省女足一线队。1984河南女足参加全国锦标赛获得第四名,获得足球健将称号。1994年受国家体委委派到日本松下公司踢职业足球联赛,获得1995-1996年度日本联赛全国冠军。1998年成为河南省体育中学教练员,其中培养运动员娄佳惠随中国女足获得亚洲杯冠军,获得省委、省政府嘉奖。所培养运动员王莹入选国家队参加2019年法国女足世界杯。朱金梅热衷于足球公益事业活动,多年来一直参与河南省体育局主办的“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活动,得到支教学校学生和老师的好评。

31、王超

王超,男,荥阳市司法局科员。

王超到荥阳市司法局工作,一干就是20年。他以局为家,承担了大量繁重任务,不到40岁已是满头白发。他勇于担当,大胆创新,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的做法被全国普法办刊文推广;他编写的“荥阳市三个重点法治宣传教育的成功做法”在郑州市多个地方进行了学习交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高山镇高山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李商隐法治文化公园成功挂牌。曾荣获法治郑州创建先进个人、郑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

32、吴娟

吴娟,女,郑东新区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员。

吴娟同志加入“火焰蓝”消防志愿服务队走进辖区居民小区、市汽车客运东站开展节日期间消防主题宣传培训活动;组织各物业单位召开消防宣传氛围打造推进会;联合区教文体局开展“开学第一课学消防”主题消防宣传活动,深入辖区各中小学校进行校园消防宣传教育;策划开展“趣味答题猜灯谜,元宵佳节送平安”为主题的元宵节消防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宣传培训活动37场,培训人数9000余人。

33、祖帅强

祖帅强,男,巩义市消防救援大队人民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

入职4年来,祖帅强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500余次,成功抢救被困群众160余人。在今年5月份的一次救援中,一名2岁儿童在屋顶玩耍时不慎跌入仅有30厘米宽的狭小空间,祖帅强一人在前面使用工具打薄墙体,直至小孩的身体漏出墙面,历经30分钟的紧急救援,把被困在狭窄墙缝内的男童成功救出险境,此次救援事件被  CCTV2、河南民生频道、郑州晚报等媒体平台竞相报道。

34、赵鹏涛

赵鹏涛,男,巩义市韵达快运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快递员。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34岁的赵鹏涛荣获了2023年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赵鹏涛还荣获了郑州市首届“最美快递员”等荣誉。荣誉背后,是他从业5年派送快递50余万件的风雨无阻奔波忙碌。有一次,收货人家是一位老人住在6楼,到了20件货物,一件20斤左右的包裹,他就一件件地拉着上下20余次,送到老人家中后,老人非常感动,夸奖赵鹏涛是敬业模范。

35、赵保军

赵保军,男,巩义市芝田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

赵保军严谨治学,因材施教,教学成绩突出,深得学生爱戴。他经常为学校捐赠书籍,帮学生治病、捐款,为老人送温暖。生活中,他主动承担赡养无子女老人,无数个夜晚为老人擦身按摩、亲侍汤药。他视岳母为生母,给她洗头捏脚,聊天谈心,赢得众乡邻称赞。他是支部的好党员,带领党员积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开拓工作思路,被授予“巩义最美党员”。

36、蔡江涛

蔡江涛,男,郑州外国语学校教师。

2020年8月,蔡江涛参与了郑州市教育局卢氏扶贫支教,他认真授课,班级成绩进步明显;他热爱学生,不惧山路,徒步赶到多名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因其爱岗敬业的工作表现,蔡江涛得到了受援学校的一致好评;蔡江涛个人还连续三年资助了卢氏一高两名单亲学生,累计资助3万元,直到他们高中毕业。

37、于婷婷

于婷婷,女,郑州财经技师学院教师。

2014年于婷婷来到郑州财经技师学院学习,她勤奋好学,学习成绩突出,毕业后留校任教。作为教师的她始终秉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吃苦、肯奋斗”的她在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摘得餐厅服务项目金牌,并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河南省技术能手、郑州市先进个人、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38、李梦龙

李梦龙,男,河南省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教师。

李梦龙担任班主任期间,深入细致地开展家长工作,认真管理班级,得到家长的高度评价。他组织开展幼儿足球体育游戏,为幼儿园争创了省级“足球特色示范幼儿园”称号。他编排的武术节目《功夫少年》荣获了“郑州市电视台少儿舞蹈大奖赛”一等奖。曾荣获幼儿园“最佳班组”“最佳保教人员”“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39、弓增志

弓增志,男,中牟县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高级农艺师。

弓增志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26年,育出各类种苗1000余万株;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几十项,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0余种,推广面积达10万亩以上举办各类培训班700余场次,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把培训班直接办到村里,培养科技示范户2000余户,把良种良法直接送到群众手上。曾荣获“河南省先进工作者”“郑州市先进工作者”“中牟县劳动模范”,中牟县第五届感动中牟“十大人物”等荣誉。

40、 穆进威

穆进威,男,中牟县大吕小学体育教师。

穆进威17岁开始一直免费传承教授大吕村非遗二洪拳,开馆授徒、非遗传承,从事武术传承教学40多年,培育学员2万余人,武术教练和精英人才300多人。其本人及弟子多次荣获武术大赛金银奖。目前已有4个培训班,带队参加中牟春晚武术表演、郑州市华夏优秀传统民间文化集中展演,举办中牟县第一届校园武术节,在当地产生了广泛影响。

41、仓春霞

仓春霞,女,中牟县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

仓春霞自幼被诊断为先天性脊柱侧弯,从小四处求医的经历让她立志要成为一位出色的医生。40年来,每天她的门诊前都排满患者和家长,即使已经下班,她仍坚持为每一位前来的患儿耐心问诊。2015年的一天,正在上班时的她突然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转入中牟县二院,得到及时治疗后,她心脏恢复正常的跳动的第三天就回到工作岗位。疫情期间仓春霞第一批开通线上问诊。曾获得中牟县第一届“最美医师”、卫生健康“先进工作者”、“感动中牟十大人物”等荣誉。

42、李江海

李江海,男,登封市君召乡第二小学教师。

42年的教学生涯中,李江海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等。2020年9月,李老师突然出现右眼底出血情况,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在医院治疗期间李老师时刻惦记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当自己情况有所好转就不顾医生的反对,坚持出院来到学校为学生上课,因为没有好好休养,李老师的右眼留下了永久的损伤。

43、陈贤哲

陈贤哲,男,登封市消防救援大队嵩山消防站副站长。

从事消防救援工作6年来,陈贤哲先后处置各类山岳救援300余次,从悬崖、山巅救出遇险被困群众800余人。2020年2月13日,登封市玉皇沟1人受伤被困,他带领消防员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在面临联系不上被困者时,他带头拿着手持喇叭不停地呼喊了一个多小时,最终确定被困者位置,冒雨将其救下山。2022年5月23日,登封市玉皇沟明月峰1人摔伤,他带领消防员赶赴救援,途中共搭建绳索系统12次,他全程主动担任担架陪伴手,历经14个小时,将被困者转运到玉皇沟停车场。

44、刘磊鹏

刘磊鹏,男,登封市消防救援大队守敬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

20多年的消防生涯中,刘磊鹏坚持战斗在灭火救援、抢险救灾第一线。2021年7月,登封市面临前所未见的暴雨,刘磊鹏同志冲锋在前,营救被困群众300余人,疏散群众500余人,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事迹先后被河南经济报、郑州晚报以“登封市消防救援队刘磊鹏与战友一起鏖战三个昼夜,辗转三处要地为群众办实事勇救三百群众”为题进行报道。

45、郑亚航

郑亚航,男,新郑市消防救援大队风苑路消防站班长。

2023年5月28日,在新郑市黄水河桥上,一名男子坐在桥边护栏外欲寻短见。郑亚航同志了解情况后,耐心地对男子实施心理疏导,但男子仍不肯放弃轻生念头。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郑亚航同志趁轻生男子恍惚之际,箭步飞扑出护栏外将其紧紧抱住,在后方队友的接应配合下,救援圆满成功。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救援150余起,疏散抢救被困人员70余人。

46、海爱云

海爱云,女,新郑市郭店镇华阳寨村卫生室医生。

45年来,作为基层医生的海爱云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冬,她都随叫随到上门为群众问诊治病。在儿童疫苗接种和医保工作征缴中,她逐门逐户上门进行宣传教育,使全村疫苗接种率和医保征缴率始终为100%。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她始终冲在第一线,夏天的防护服里能倒出汗水,冬天的手套下被冻裂手指,被问到辛苦不辛苦时,她讲道:如果我的付出能换来大家的平安,那将是我最大的荣耀。

孝老爱亲类(10人)

47、李冰

李冰,女,河南中原铁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职工。

李冰1998年与丈夫结婚,不久丈夫不幸因病去世,她几十年如一日伺候已是耄耋之年的婆婆,也没有选择改嫁,丝毫没有怨言。随着其婆婆年龄越来越大,眼睛不好,耳朵也背,行动不便,为了使婆婆心情愉悦,她坚持每天推着轮椅带婆婆出去晒太阳散步,受到了街坊邻居的一致赞许。

48、王昭杰

王昭杰,男,郑州市高新区沟赵办事处枣陈社区居民。

王昭杰尊礼行孝,为了照顾年老多病的父母,他辞去工作,事事亲力亲为。他的母亲在生重病期间,为母亲掏痰、擦屎倒尿、洗澡翻身按摩。他的父亲身患帕金森症,行动不便,大小便都得由他伺候,他和妻子定期为老人洗澡、按摩,一日三次用轮椅推着父亲到外面散心,晚上更是和父亲同住一室,细心伺候,一坚持就是20多年。曾被评为高新区“敬老爱老助老”模范。

49、方猛

方猛,男,郑煤集团告成煤矿机电一队党支部书记。

13年间方猛的父亲先后做了腰间盘突出、直肠切除等4次大手术,作为儿子的他端屎倒尿、擦身翻身、倒水喂饭,事事亲力亲为。为了给父亲看病,他先后花费10余万,还欠下亲戚几万元债务,可生活的不易丝毫阻挡不了他乐善好施的脚步,当在电视上看到某个孩子上不起学时,他慷慨解囊,从微薄的工资中给孩子寄去生活费,当看到贫困的五保户时,他又自费为其购买米面油。

50、马进营

马进营,男,荥阳市城关乡南周村村民。

1998年10月,马进营的妻子许树香在房顶晒粮时意外坠落,造成胸部以下高位瘫痪,生活不能自理。25年来,马进营每天给妻子喂水喂饭、洗脸换衣,收拾大小便。为避免妻子长期卧床生褥疮,他每天坚持帮她擦洗换衣、翻身按摩。妻子受伤之后曾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是马进营无怨无悔的付出和细致入微的关爱,让妻子变得坚强乐观起来。为了维持生计,马进营承包了七亩多地和菜园,在地里干活每两小时回家一次照看妻子。在马进营20多年如一日的精心护理下,妻子的病情逐渐好转。

51、李俊娜

李俊娜,女,巩义市回郭镇李邵村村民。

2001年,李俊娜的婆婆查出了卵巢囊肿,需要做手术,当时李俊娜怀孕四五个月,她忙前忙后主动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婆婆长年患有腿疾,她悉心照料,老公工作忙,她从无怨言,后来婆婆病情发展成股骨头坏死,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婆婆坚持回家治疗,但是李俊娜多次耐心劝说婆婆完成手术。住院期间,她也是每天给婆婆按摩身体,擦洗身子,大家都说这比亲闺女还亲。同时丈夫家里大姑子因病去世,十几年来她还热心照顾两个外甥女,并每月补贴钱给她们。

52、付晓娟

付晓娟,女,巩义市统计局科员。

付晓娟的家庭原本是一个四口之家,生活不算富裕,10年前,她丈夫的兄长家庭发生变故,两个孩子瞬间成为孤儿,她和丈夫主动收养了他们,在生活、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他们,如今孩子们学有所成,知书达理,受到邻里一致称赞。付晓娟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家里老人的花销她全包,天冷给老人买皮靴,天热给老人买凉快的衣裤,家中婆婆逢人就夸奖说孩子好,媳妇更好。

53、黄甲

黄甲,女,河南现代交通道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职工。

黄甲是邻居口中有名的“孝顺姑娘”。她用坚持不懈的恒心,调整工作时间,白班夜班连着上,每周往返200公里,照顾意外骨折的外婆9个月;她用自强不息的决心,在父亲母亲先后查出脑梗和恶性肿瘤的情况下,边工作边照顾父母;她用“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孝心,在公公急需手术时毫不犹豫拿出陪嫁彩礼,并悉心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婆婆,为她清理大小便、洗澡擦身,事无巨细。

54、朱爱国

朱爱国,男,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东风社区居民。

朱爱国的妻子婚后第3年就患上了全身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生活无法自理,他毅然放弃北京的工作调回河南,带着妻子到处寻医问药,18年如一日为其擦洗身体、穿衣喂饭、端屎倒尿。他一手带大了孩子,含辛茹苦把孩子养育成人并成家立业。朱爱国说:“不管再难再累我都一定要把这个家撑起来,为了家人,付出再多我感到都是值得的。”

55、刘爱玲

刘爱玲,女,中牟县姚家镇老八庄村村民。

刘爱玲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只能双手扶地、下蹲行走,她用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孝敬父母爱护亲人,把家经营得井井有条。学行走时,手上磨满血泡,依旧安慰父母;8岁能帮父母做饭、下地除草;15岁时,干农活从早上四五点干到晚上十来点,她说,我多干点,父母就少辛苦点,我不是家里的负担,一样可以帮助父母。刘爱玲结婚后育有二女,她把孩子教育的知书达理,优秀懂事。母亲身患癌症后,她和丈夫拿出多年积攒的5万元为老人看病,把老人照顾得体贴入微。邻里都说“谁要是觉得生活苦,就去刘爱玲家里看看。”刘爱玲用站不起来的是身体和不屈的精神,为当地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她的事迹在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56、郭文玉

郭文玉,男,登封市告成镇杨沟村村民。

2007年,郭文玉的父亲突发疾病被诊断为癌症,一个月后父亲便撒手人寰,从此郭文玉扛起大梁,赡养老母,抚养子女,成为一家的顶梁柱。2017年,他不慎从田坝上摔落造成腿骨折,落下了残疾,经过几个月的休养,他迅速调整状态,直面挫折,重新迎接生活。2019年,他年迈的母亲突然晕倒患上脑溢血,经过医生的奋力抢救保住了性命,从此瘫痪且神志不清,一日三餐只能通过胃管由他人辅助进食,他毫无怨言细心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由于母亲瘫痪无法翻身,无数个夜晚他与妻子定好闹钟,轮番值守,定时为母亲翻身,郭文玉从无抱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