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试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电子津贴”
市民政局亮出上半年成绩单,列出下半年工作目标
全市建成养老床位5.7万张,完成率95%;向5.4万名低保、特困人员发放“爱心消费券”1618.65万元;持续开展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9月6日,郑州市民政局召开全市民政年中工作推进会,盘点上半年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鲁燕)
■上半年超额完成任务
培训护理人员5771人次
积极推行养老人才共建共育共享模式,上半年培训养老护理人员5771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532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587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全市建成养老床位5.7万张,完成率95%。新郑市、新密市率先示范,积极探索提高农村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的有效途径。巩义市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快速推进,率先实现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金水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上榜的区级单位。
市民纪念公园已启动建设
全市建成乡镇示范性农村公益性公墓28个、开工在建19个,航空港区市民纪念公园项目已启动建设。持续开展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全市共办理异地登记4160对。
发放孤儿助学资金49.7万元
成立郑州市儿童福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全市儿童福利机构标准汇编和“一孩一档”精细化管理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发放基本生活费898.4万元,保障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118名。开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发放助学资金49.7万元,惠及全市超龄上学孤儿120名。
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已建成投入使用142所。
发放“爱心消费券”1618.65万元
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全市共录入低保、特困、支出型困难对象等近7万人,为实施精准救助奠定了基础。扎实开展“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救助行动,向5.4万名低保、特困人员发放“爱心消费券”1618.65万元。
“救急难”共筹集资金1137.47万元
全市设立“救急难”救助基金17个,实现市县全覆盖,共筹集资金1137.47万元,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幸福家园”工程上线慈善募捐项目276个,网上筹款1627.89万元。建成社工站159个,开展“社工千站暖万家”活动670余场次,服务群众22000余人次。组织开展社工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和专业培训28场次,共计参与12000余人次,81名社工入选省社工专业督导人才库,社工人才培训进度达全年105%,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下半年要干好这些事
探索城市社区居家设施运营“郑州经验”
探索城市社区居家设施运营“郑州经验”。健全完善考核制度,建立动态退出机制,根据服务内容和质量兑现奖补政策,促进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健康可持续运营。优化残疾人两项补贴“全程网办”和“跨省通办”流程,提供越来越有温度的服务。
农村日间照料中心2025年实现基本覆盖
制定出台《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实施办法》,对纳入保障范围的老年人免费评估,作为政策制定与兑现、享受政府养老补贴的参照。加强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争取到2025年实现基本覆盖。
努力实现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站“一县区一中心、一乡镇(街道)一站点”的建设目标。加大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力度,加快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年底前实现全市乡镇(街道)社工站、未保站全覆盖。
试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电子津贴”
强化市、县两级“互联网+养老”智慧平台功能,打通信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满足综合监测、政策兑现、运营管理和供需对接等需求。试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电子津贴”、老年人助餐补贴等,探索“一卡通”结算、人脸识别的监管方式。
组织全市收养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线上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素质。继续推进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年底前培养社工人才不少于3000名。
建立养老服务负面清单制度
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备案、运行、管理等监管,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完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建立养老服务负面清单制度,将信用情况与奖补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挂钩联动。
做好“一老一小”福利机构安全管理
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智能化安防水平,加强专业人员配备,加大联合执法检查,经常对民政服务机构进行隐患排查,要特别做好“一老一小”福利机构的消防和安全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全力维护服务对象生命健康安全。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发布《军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