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经济发展增“绿”量 天蓝水碧与人亲

2022-03-15 07:46:48来源:中原网
字号  

 

  核心提示

  团结一致向未来,奋斗实干启新程。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省委实施“十大战略”开局之年,作为正在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更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的郑州,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担当。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部署,以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这是新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郑州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面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发出的总动员令。

  为宣传贯彻好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本报推出“躬身入局·高台起势”【“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系列报道,全面深入展现“十大战略”所涉领域的推进举措和进展成效,凝聚起全市上下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的磅礴动能。

“躬身入局•高台起势”

【“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

之 “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篇(上)

经济发展增“绿”量

天蓝水碧与人亲

本报记者 安学军 裴其娟

  经历过雾霾锁城的困扰,更渴望醉人的蓝天白云。承受过“竭泽而渔”的代价,更向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近年来,郑州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优良天数年增15天以上为目标,从能源结构、工业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入手,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系统化治理,以“工地不停工、企业分类管、指标降下来、空气好起来”为原则实施精准化管控。从偶见蓝天白云时刷爆的朋友圈,到蓝天白云成为日常风景,郑州走过了一段值得铭记的日子。

  刚刚过去的2021年,全年优良天数237天,大气、水、土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成功申报全国唯一国家“十四五”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的“双先行区”,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指标降下来 空气好起来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郑州科学把脉,精准发力。

  “我们率先进行水泥行业SCR提标改造,一套设备投资几千万元,污染物排放量从3.5吨锐减到0.5吨!”登封市宏昌水泥有限公司陈军辉对四年前的提标改造记忆犹新。

  “以前气味和粉尘多,每天回家得洗衣服,现在每周洗一次就行!”深度治理,让天瑞新登水泥公司企业职工直接受益。该公司与德国公司合作,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了深度脱硝治理工程,氮氧化物排放量和粉尘排放量大大降低。

  深度治理,升级改造。大力推进工业企业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加强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完成421个工业炉窑治理和6家垃圾电厂深度治理、201家挥发性有机物“一企一策”治理、180家低VOC含量涂料或油墨源头替代、240家工业涂装包装印刷企业无组织排放控制以及179家企业高效治污设施升级改造。

  壮士断腕,遏制污染。新力电力、登封中岳电力、新密东风电厂、高新区泰祥电厂、郑东热电,河南隆鑫水泥、郑州长城水泥先后关停……2019年以来,郑州市累计关停15台227万千瓦燃煤机组,累计削减燃煤383万吨,实现主城区燃煤机组“清零”;拆改燃煤锅炉1300多台5000多蒸吨,削减燃煤400余万吨。完成燃煤“双替代”320324户,实现平原地区散煤动态“清零”;压减耐材产能71.18万吨;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24623台。

  生态碳汇,能力提升。治理和修复露天矿山地质环境,3.89万亩国土披上绿装,一条条生态廊道宛如绿丝带。

  “拉开窗帘,能看见比海更蓝的天!”“蓝天白云为郑州加分,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值得自豪!”越来越多的市民为美丽的“郑州蓝”而陶醉。

  排污降下来,“气质”升上去。2021年,郑州市优良天数237天,同比增加7天,PM2.5、PM10、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指标为新的空气质量标准评价以来最好。

  持续促转型 发展“绿”量增

  不闻刺鼻烟气,不见粉尘飞扬。2021~2022年供暖季,经开区瑞营岗社区居民开启了“室内温暖如春,室外蓝天白云”的过冬模式,为他们供暖的,是采用地热、空气能方式的清洁取暖。

  按照《郑州市 “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郑州市“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郑州市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已实现外电入郑213.7亿千瓦时,风电、光伏、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累计55万千瓦;推广新能源商砼运输车1007辆、新能源渣土车1043辆、新能源环卫车7338台、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车11875辆、新能源物流车17705辆。

  通过差异管控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亩均综合评价,在用地、用能、用水、排污、金融、财政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支持;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探索建立“1+N”(1个龙头企业+N个配套企业)绩效分级培训,提升产业链环保治理水平,打造绿色产业链,全面推进差异化减排措施;实行执法打卡,避免对企业重复、多次检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12691.02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在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域水循环 河湖皆清波

  “臭水沟变‘桃花源’,美到不敢相信!”早春时节,郑州迎来连日的和暖天气,贾鲁河花园路至中州大道段,蓝天白云,草色遥看,宽阔的水面上,时有白鹭飞舞,河岸步道上不时见到慢跑者的身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水是生命之源,为城市增添灵动。郑州市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按照“全域水系、循环水系”理念,编制并实施了《郑州都市区生态水系全面提升工程规划》,按照《打好碧水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以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饮水安全更有保障,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目标,坚持“治、护、建、管”多措并举,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索须河经过四期河道生态提升,如今已建成静谧怡人的河道空间,“水清、路畅、岸固、滩绿、景美”的生态之河面貌显现。贾鲁河按照“安全河、生态河、景观河、文脉河、幸福河”目标实施综合治理,初步构建了从内到外“林堤滩水”连续的自然生态格局,构筑起横穿郑州的百里青山绿水长廊。贾鲁河综合整治作为郑州市实施生态修复、打造“美丽河湖”的典范,2020年,被省生态环境厅推荐参与了全国“美丽河湖”评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邙山提灌站向金水河、熊耳河供水,花园口提灌站向东风渠供水,牛口峪引黄工程向贾鲁河供水……黄河和生态水系河道有效连通,“六纵六横三湖”接近自然生态的城市河湖连通体系初步形成。

  建立完善“河湖长+”机制,通过控源截污,城区河道彻底告别“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历史,迎来“有河皆有水、有水皆清澈”的水生态建设新时代。

  全市6个国控断面全部达标,4个省控断面3个为Ⅲ类水质,1个为Ⅳ类水质,12个市控断面全面消除Ⅴ类及劣Ⅴ类断面。

  完成全市537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状况调查及农用地质量状况详查,探索地下水、土壤协同治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实现256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让全市人民“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天蓝水清地绿成为常态,享受更好的生态环境是民心所向。2022年,郑州市将统筹推进绿色生产、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生活等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制定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规划;科学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切实提高产业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随着目标任务的实现,郑州人民在享受“绿城无处不飞花”的惬意生活的同时,也会体会到“万家烟树满晴川”之诗意牧歌,真正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编辑:王淑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