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引领者】刘冬凯:一位漯河法官的援疆经历

2022-02-18 17:15:33来源: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
字号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盛开在雪山之巅,雪莲做到了;

  不是每一个棵树都能屹立在大漠戈壁,胡杨做到了;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无悔地踏上援疆之路,援疆干部做到了。

  在援疆工作中的收获是今后工作的指路明灯、动力源泉

  

  刘冬凯,男,汉族,1981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郑州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学位,武汉大学法学院在职法律硕士学位,现任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

  2021年9月,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刘冬凯响应号召,成为一名援疆干部。三个月的援疆工作虽时间短,却让他感慨颇深:“在援疆工作中的收获是我今后工作的指路明灯、动力源泉。”

  援疆伊始,他就与一名新入额的少数民族法官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他帮助其梳理案件审理思路、分析疑难复杂案件案情、协助撰写民间借贷纠纷调研报告等,助其快速进步成长。

  

  援疆期间照片

  在当好“指导员”的同时,他还将我市法院好的工作经验介绍给伊吾县人民法院。针对伊吾县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标的额较小的情况,他提出通过财产保全的方式,降低诉讼保全责任保险使用率,进一步降低申请人的诉讼成本,提高财产保全率。该建议得到了伊吾县人民法院党组的一致肯定和称赞。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法律素养,让刘冬凯赢得了当地法官的尊重和认可。在日常讨论案件时,他们总是不约而同邀请刘冬凯参加,刘冬凯也总能提出稳妥恰当的处理建议,使案件顺利结案。

  兢兢业业、不断攻坚克难

  

  援疆期间照片

  援疆期间,他多次到伊吾县人民法院淖毛湖人民法庭协助法庭开展立案、审判工作,共指导审理民商事案件100余件。他还积极到企业进行普法宣传,结合典型案例,对企业需要防范的法律风险进行提示和讲解,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在援疆时,给刘冬凯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兢兢业业、不断攻坚克难的伊吾法院人。

  在一次法官专业会议中,因天气不好,又赶上停电,会议室变得越来越暗,但是还有二十多个案件没有研究。这时,伊吾县人民法院院长拿出强光手电筒,打开后对着天花板放下,会议室才有了亮光。就这样,会议一直持续到晚上快8点才结束。“他们的案件调解率在70%以上,案件发改率却不足0.5%。”刘冬凯动情地说,“这种为民情怀和奋斗精神,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援疆期间照片

  为天平增辉,为国徽添彩

  

  回到原单位工作岗位上,刘冬凯更加注重审判工作与理论研究的结合,通过对审判实践的深入调查研究,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刘冬凯撰写的调研案例中,先后有多篇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篇案例分析被《公民与法》杂志采用。他先后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推荐报送各类案例分析95篇,牵头组织全市法院70人次参加河南法官进修学院组织的学术论文培训,组织参与优秀网络庭审评价53场次,发布营商环境典型案例3期。

  

  “我将以专业的法律知识履行法官的神圣职责,为天平增辉,为国徽添彩,为社会的法治进程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刘冬凯满怀信心地说。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