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 黄河科技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坚持“理论加实践 四年不断线”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意向,将学生分为就业、创业、升学三大类进行个性化培养,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职业发展之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有效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分类培养为学生发展筑牢根基
学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即将教学过程分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实务指导3个模块,在大一到大四开设。同时按照普及到专业、全面到个体、理论到实践的原则,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对就业、创业、升学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
对升学的学生,学校成立有升学工作专项工作组,专门负责统筹安排全校的考研、专升本工作,开设有英语、政治、高数、管理学4门进阶课程,根据学生情况从基础课程学习、专业课程学习、考前辅导、选择升学学校、志愿填报方面等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
对直接就业的学生,学校根据其就业意向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及内容,通过开展模拟招聘会、优秀生涯人物访谈、“简历门诊”等活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同时还开辟多种就业渠道助力学生就业,如设有“华为创新实验班”“体医融合班”“世界工厂网班”等十余个订单班与项目班,建有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智慧建筑行业学院等八个行业学院,为学生提供更多素质提升和实习就业平台。
对创业的学生,学校设有《创业基础》等普及课程,同时充分发挥各类专业课程和第二课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开展SIYB、GYB培训、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发展目标。当前学校构建的“创意-创新-创业-产业”全链条式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可以满足不同创业者各个阶段的需求,助力学生在创新创业路上逐梦。
双导师制为学生发展提供保障
为切实提升分类培养的效果,学校实行双导师制。一方面选拔优秀专业课教师作为学业导师,充分发挥他们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尤其是生涯规划与引领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邀请本专业领域的优秀校友、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作为职业导师,在升学复习技巧、职业发展、就业创业实践、能力拓展等方面给予学生辅导与帮助。此外,学业导师和职业导师可以根据翻转校园对学生个人成长数据的动态分析,结合实现学生个人发展目标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学业和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
“两个手册”为学生发展夯实基石
为实时了解不同类别学生的需求及实际工作进展情况,学校制定有“两个手册”—《学生职业规划手册》和《目标推进记录本》。大学一年级时,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堂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使用“吉讯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规划系统”,完成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等维度的探索,使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并在学业进行过程中,依托《学生职业规划手册》指导学生不断修正、调整发展目标。大学二、三年级时,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升学班、创业班及直接就业班,以《目标推进记录本》为载体,制定分类培养计划及月份工作目标,并加强日常的跟踪辅导力度,帮助学生清晰阶段发展目标,并及时做好检验与反馈。
学分制为学生发展铺平道路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挖掘学生潜能,学校推行了学分制。一方面适度降低公共课程的必修比例,有升学意向的学生重点选修;另一方面在大一至大三年级加大选修课程比例,大四不再设置必修课,直接就业、升学的学生可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意向选修课程,创业的学生可专注于自身的创业实践,如为支持在校生创业,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出台了“创新性选修课程学分转换实施办法”,将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创新实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等折算为创新创业学分。学校还实施弹性学制,支持在校生结合所学专业创新创业。
朋辈社团为学生发展助力赋能
为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方向,学校成立有就业促进协会、生涯发展协会、营销俱乐部、创业协会等学生社团,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推动举办简历制作大赛、“我的求职体验”征文比赛、模拟招聘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梦营销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大学生创业协会、营销精英俱乐部等学生社团,定期邀请企业精英、优秀创业型校友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梦大讲堂、创业论坛等活动,营造浓郁创新创业创意氛围,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黄河科技学院坚持面向地方需求、分类培养、强化实践,不断推进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教师队伍、课程评价等的改革,持续办好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模拟招聘大赛等,努力实现以赛促教、促学、促改的人才培养改革目标,促进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实践、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