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70岁,他一个人“组”一支乐队 用年轻的心“打”出最酷的夕阳生活

2020-08-05 14:54:44来源:中原网
字号  

  中原网讯(张思沛)当充满激情的鼓点声响起,杜文学便成为广场上的焦点,这位鼓手一个人便是一支乐队,在炎热的夏日傍晚,欢快的旋律,强节奏的音乐直击人心。

  70岁的杜文学带着他的自制架子鼓在广场上演绎着当下最火的流行音乐,带着墨镜,一身休闲装,已到古稀之年的他看上去活力四射,举手投足间,都有一股文艺青年的“潮”范儿。

  

  热爱:他为改装乐器,曾走遍郑州废品站

  前几日,杜大爷隔空 “喊话”音乐人刘宪华,并获得本人回应的视频走红网络,一时间这位郑州的酷老头成为了网络红人。视频中杜大爷的自制架子鼓引人注目,其中的配件竟还有铁皮桶、塑料桶,灯罩等,十分新奇。  

  “我的这个架子鼓确实与众不同,踩锤是用脚踏垃圾桶改装的,里面我放了铃铛,当演奏歌曲的时候就会传出清脆的声音。还有这个牛玲,这是我用射灯灯罩制成的,声音非常独特。”杜大爷谈起他制鼓的器材津津乐道。

  作为一名表演者,乐器是演奏的灵魂。杜大爷的自制架子鼓声音效果以假乱真,对歌曲节奏的轻重缓急诠释得十分到位,把生活中看起来不起眼的物件利用起来,让它们变成架子鼓的配件,发出好听的声音,这些可都要下足功夫。

  “我想呈现出最完美的表演效果,制鼓材料不容小觑,需要费点心思,这个铁皮桶,我当时就走遍了郑州大大小小的废品站。还有这个射灯灯罩,想要找到称心如意的,可没有那么容易。”杜大爷用心挑选制鼓材料,让他的架子鼓有了生命。

  尝鲜:老年人群中的“弄潮儿”

  2016年的一天,杜文学的儿子购买了一架秘鲁的卡洪鼓,从此杜大爷就跟着爱玩音乐的儿子一起打鼓,在网络上找教材学习,和年轻人打成一片,通过自身努力,现如今的他各种风格的曲子都打得游刃有余。

  “我个人是喜欢新潮的东西,越上年纪就越要和年轻人多待在一起,这样才不会落伍,才能学到东西。”杜大爷说,跟着年轻人一起玩音乐,自己就会忘记年龄,音乐是没有界限的,跟着他们没有感到有代沟,反而受益匪浅。

  年轻人带给杜文学的是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在他的眼里,像他一般岁数的老人大多不太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但杜大爷愿意尝鲜,他认为用一颗年轻的心来做事,在夕阳很红的时候,绽放一下,生活才会越来越有味儿。

  采访中,杜大爷穿着条纹T恤搭配一条破洞牛仔裤,穿衣风格十分前卫。“像我们这个年龄的,很少人有穿破洞牛仔裤吧。我穿出去也会受到同龄朋友的争议,他们会觉得这样打扮不得体,没有一个长辈的样子。”谈起这些,杜大爷总是乐呵呵的,他觉得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目光。

  舞台:心中有梦 处处都是舞台

  杜大爷曾是一名铁路局职工,也在工会做过宣传工作,会画画,会涂鸦,是一名文艺工作者,退休后便对打鼓痴了迷,与年轻人一起在郑州的大街小巷表演,街头成为了杜文华和伙伴们的舞台。

  对于街头表演者而言,他们享受着看客们的围观、欢呼、称赞。每当杜大爷看到观众跟着自己敲打的节奏一起激昂高歌,便会更加激情的演奏,这是属于他自己的舞台,无人能掩盖他独特的色彩。

  “打鼓我要一直打下去,因为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享受生活的方式。”杜大爷说。

  只要心中有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杜文学用自己的方式“叫嚣”着人们对于老年人的印象,他用一颗年轻的心标榜出老年人的生活新方式,就像在采访中,杜大爷常提到的“酷”字一样,他的夕阳生活真的很“酷”。

编辑:袁连贺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