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区一小学,认真听讲 学校供图
初夏的天空明净悠远,雨后的校园清新如昔。教室敞亮整洁,操场绿草如茵,娇俏的月季花绽开笑颜。
5月11日,郑州市各小学校园生机盎然,或在黑板上写着“欢迎回家”,或在条幅上写着“孩子们,欢迎回来”。当天,郑州市各小学开学了,96.7万小学生返校复课。老师对学生说:盼来盼去终于盼到了今天,想了好久终于不用再和你“见字如面”。在开学第一天,郑州市各小学也上演着形式多样的“课”。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勤 王红
幸福课
用音乐迎接
孩子们“回家”
早上7点20分,在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门前,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保持安全距离排起队伍。为了确保复课防疫安全,学校采取分年级、错时错峰入校。
每个孩子手中拿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不仅如此,学校还另外准备了200面国旗,分发给教职工、学生家长和来往民众。一时间,昆丽河小学校门内外一片红色旗帜招展,映衬着孩子们“回家”的笑脸,格外亮眼。
这时,悠扬的琴声响起,是六二班同学刘豫卓以小提琴曲《我爱你中国》欢迎伙伴们的到来。
在管城区东关小学门口,老师扮演成各种卡通人物迎接学生的归来。大约7点30分,学生在学校门口间隔1米排队,经测温后有序进入校园。入校后,学生按照指定路线来到教室门口,经消毒、测温后有序进班。
为避免扎堆,东关小学将原来班级一拆为二,编为A班和B班,上午A班学生报到,下午B班学生报到。
经开区六一小学实施组团式错峰入学。5月11日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入学,5月12日一年级和二年级入学。该校将原有的6个年级分为6个组团,分散在6个时间段返校。
同学们严格遵守学校安排的入校时间,在规定时段内进入入校等待区,根据1米间隔的白色圆点定位,在护导老师的引导下有序进入校园。
管城区东关小学,认真阅读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图
细致课
用分班实行
全新“课时管理表”
新的校园生活秩序如何让孩子迅速适应?复学当日,中原区互助路小学、伊河路小学,金水区文源小学等都分批组织各年级、各班级学生进行了校内路线闭环设置、体温检测、课间如厕以及应急处置等实地演练。
为确保学生返校不出现拥堵,互助路小学北校区分年级、分批次入校,上午一、三、五年级返校,下午二、四、六年级返校。每个年级间隔20分钟错时入学、放学。12日全面复课后,北校区将实施全新的“课时管理表”,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按专属的时间表开展校内学习生活。原有的课间10分钟延长为15分钟,方便学生分批喝水、放松、如厕。
为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校园生活秩序,学校还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准备了红色、橙色、蓝色3种颜色的“互助卡”,指导学生分批错时上学、放学,强化校内管理。
金水区纬五路二小,进校门测温 学校供图
健康课
课间锻炼不落下
在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三(4)班,学生通过学校“暖映像”新闻中心拍摄视频短片《小暖的一天》,通过记录学生“小暖”复学后第一天的行动轨迹,让学生通过视频加讲解的方式,更直观、更立体地了解和遵守学校疫情防控的各种要求:从早上起床的物品整理,口罩、消毒湿巾的准备,到错峰上放学、错峰上下课,再到如厕、课间的错时和错学段等。
接下来,锻炼时间到啦!“两个好朋友,手碰碰手,你背背我,我背背你……”伴着《七步洗手法》儿歌,孩子们做得不亦乐乎。据了解,课间老师会带领孩子做类似的课间操进行锻炼,还能学习相关防护知识。
体育课怎么上?纬五路二小德育处主任任琳介绍,各班将在操场上固定区域,保持1米间隔,摘掉口罩上体育课。
二七区政通路小学设置的等候区1米线 郑报全媒体记者 丁友明 图
成长课
疫情教育成为
课堂第一“主角”
随着校园生活的重启,小学生纷纷迎来“开学第一课”,疫情教育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
“学校细致筹划了‘开学第一课’,安排了升旗仪式、实操演练、专题视频、主题班会、总结收获5个环节。”郑州市实验小学校长于乐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预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等。
在互助路北校区六二班“开学第一课”上,班主任李芳老师的一段话让孩子们陷入沉思:“当下,祖国已经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疫情却依然严峻。此刻,我们更能体会平安的珍贵。疫情让人思索,让人成长,经过这场特殊‘战斗’,我希望同学们能把对科学家的敬佩、对医护人员的心疼、对亲人的惦念……最终化为最平凡、最实际的行动——爱身边的人,做好手边的事。”
同学们表示,“祖国的强大给了我们坚实的后盾,给了我们无穷的希望。未来,我们希望自己也成为有力量的人,能够把希望给予需要的人。为了这个目标,从现在起,我们将发奋努力”。
中原区锦江小学,学习洗手消毒 学校供图
爱心课
“蝈蝈老师播报”90天不间断
二七区政通路小学的郭亚娟老师说“今天特别幸福”。她的学生们同样感到幸福,因为连续90天只能在视频里看到镜头那一边的郭老师,“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
郭亚娟老师有个绰号叫“蝈蝈老师”。她在放假期间连续90天不间断为孩子们播报。
“面对灾难,我们要用什么来教育我们的孩子?该如何把灾难当作教材,把危机变成机遇,让孩子在磨砺中成长。”校长景松峰带领全校教师思考着,最后诞生了“把灾难当教材 在磨砺中成长”“停课不停学”系列视频校本课程。党员教师、省级优秀班主任郭亚娟负责其中的一个栏目《蝈蝈老师与你共战“疫”》,从2月10日起,已连续播报90天,每天带大家了解疫情最新动态,讲述正能量的人和事。郭亚娟每天自己写稿,录制视频,再由学校的制作团队制作,每天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学生和家长。郭老师每次都要提前把播报的内容背下来,因为她要做到尽善尽美,不能让视频这边的同学们发现她是在念稿子。
除郭老师的栏目外,政通路小学还通过家校携手共同打造《冬冬妈防护聊天室》,让家长更多地关注亲子关系,承担起家长的教育职责;《我眼中的平凡英雄》由党员老师每天讲战“疫”故事,带领孩子们认识战“疫”中一个个平凡又伟大的英雄,鼓励大家成为正直、勇敢、善良的人;青年教师王慧婷和杨曼依勇于承担的《学趣发现官》和《童心读书会》栏目,教会孩子在发现中探索、在读书中成长。
政通路小学将把老师们的手稿编印成册,定名为《战“疫”之光》,并永远保留在学校里。
美食课
“卫星厨房”送来暖心餐
5月11日清晨8时20分,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的孩子们开始分时段错峰返校复学。同时,学校“卫星厨房”也建设完毕,5月15日将正式投入使用,让孩子中午可以在校吃上安全、健康、可口的午餐,以更好地实现校园的封闭式管理。
为最大可能保证孩子从学校到家“两点一线”,复学前,金水区按照“校内供餐为主,校外配餐为辅”的思路,投入2500余万元加快13所学校食堂改扩建,给32所学校加装了餐梯,为13所学校食堂接通天然气,积极推进校内供餐、校外配餐等,确保50所区属小学在复学三周内能够全部实现午餐供餐。
13所学校采取的“中央厨房+卫星厨房”的模式供餐,不仅破解了学校学生多、面积小的供餐难题,又缩减了从饭菜出锅到学生餐桌的时间,有效减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全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作为省内首家“中央厨房+卫星厨房”供餐的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在厨房复工前已组织所有厨房员工注册钉钉,每日通过打卡及时定位,追踪14天内体温、位置、是否有密切接触等信息,纳入学校教职工统一管理。
郑州龙门实验学校依托本校原有食堂,也于复学首日实现了午餐供餐服务。为在就餐过程中减少学生接触,学校采取了餐厅用餐和教室用餐两种形式。在餐厅内不同班级学生按设定的单向闭环路线进出、就餐,教室内采取“盒餐到班”的形式,将装好的封闭餐盒运送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