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富强,过去说,现在说,未来仍要说。
唯有经历过不富不强的境遇,才知道富足而强盛对于一个国家是何等的宝贵。过去,欲讲富强以刷国耻;现在,欲讲富强以奔小康;未来,欲讲富强以谋复兴。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放眼望去,今日之郑州已不再是郑州之郑州,一定要树立中国之郑州、世界之郑州的城市形象。作为龙头要高高扬起的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如何实现今日之富强,如何增厚中原更加出彩的底色,如何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谱写浓墨重彩的郑州篇章?省委书记王国生关于郑州“三个在”的目标定位、“发展要高质量、城市要高品位、市民要高素质”的内涵要求、塑造“富而强、大而美”的城市整体形象、“扬长补短、错位发展”的路径特征,为郑州擘画了蓝图,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郑州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换挡不失速、量增质更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城乡建设品质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各项民生事业协调发展。248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更到位了,孩子上普惠幼儿园更容易了,农民兄弟出行更方便了,农村人居环境更优美了。2019年,郑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多项数据取得历史性突破,人民群众蓝天白云获得感逐步增强。
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富、强、大、美其实相互依存、共同生长、彼此成就。
只富不强,是表面的繁荣;由富向强,是持久的富、实力的强,是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只大不美,是粗放式的发展理念;既大又美,是品质的提升、底蕴的厚植,是城市的高质量、高品质体现。
我们要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从系统论出发优化“富而强”的经济治理方式,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大而美”的最佳结合点。
塑造“富而强、大而美”的城市整体形象,必须抓住重点,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强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在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列为2020年重点工作。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也明确提出,要把产业生态打造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蓬勃扎实、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加快形成。
塑造“富而强、大而美”的城市整体形象,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
黄河文化蕴含的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今天,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仍在疾步前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经济版图,不以更大力度抓创新,郑州就会错失战略机遇、陷入长期被动。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区域竞争就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创新的优势,谁就享有发展的主导权。郑州高层次人才极度匮乏,如果抓不住“第一资源”,就难以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能转换”。
塑造“富而强、大而美”的城市整体形象,必须下大力气改善环境,打造一流的城市形象。
黄河流域的古人逐水而居、与河相伴,很早就自觉地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了敬重自然、热爱自然,孕育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体现着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生态观。今天,郑州生态不断改善,黄河两岸正在美起来、靓起来,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们要以黄河流域保护治理带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彰显金山银山的“价值”,要聚力“治”减少污染存量,要聚力“建”做足生态增量,要聚力“调”解决源头问题。
大美不言,富强担当。城市品质的提升、格局的拓展,已成为推动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只有不断提升郑州的城市形象和核心竞争力,让城市发展得更有质感、更有美感、更有实力、更有温度,让群众日子过得更舒心,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实践中,让国家中心城市这个龙头扬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