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手持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一切都是朝气蓬勃的模样

2019-11-02 10:09:58来源:中原网
字号  

    自古英雄出少年。10月18日至11月2日,通过“汉语桥”这座跨越国界的“友谊之桥、文化之桥、交流之桥、心灵之桥、和平之桥”,来自全球五大洲105个国家和地区的少年跨过山河大海在中国相聚,从北京到河南携梦同行,碰撞出激情与火花,一起度过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快走踏清秋,当年轻的面庞沐浴着浅金色的阳光,一切都是朝气蓬勃的模样。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 王战龙 文 马健 周甬 图

    10月20日,各国选手在北京鸟巢合影

    10月24日,埃塞俄比亚选手王帅表演贵妃醉酒

      【少年远行】

     他们不假思索地上路,在最好的年纪,趁一切还崭新

    青春总是与梦想相伴而行,在中国度过的十几天里,除了紧张的比赛,来自五大洲的少年们在北京、郑州、开封等古都城市参与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互鉴活动。秋日暖阳,天气晴好,走上“汉语桥”,少年们发挥聪明智慧一路欢歌,收获了友谊和欢乐,美丽的笑容在阳光中盛开、绽放,青春的旗帜迎风飘扬。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他们走进气势恢宏的皇家宫阙,亲眼看到了尊贵气派的红墙黄瓦,亲手摸到了匠心独具的白玉栏杆,每到一处都惊叹于中国古建筑的雄浑磅礴,感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奥林匹克公园和长城,现代科技和古老文化激情碰撞,闪耀出炫目的火花,照亮每一位少年的中国梦。诠释“天圆地方”设计思想的鸟巢和水立方两座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统一思想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兴奋的少年们临时起意结伴组合,在广场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自由挥洒着奥林匹克精神。

    登上向往已久的长城,大家异口同声喊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言壮语,在领队老师的带领下唱响了《好汉歌》,打起了太极拳,梦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携手汉语,筑梦未来”,谈及学习汉语,几乎每一个选手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通过这扇窗看到了中国,了解了中国文化,在最好的年纪,逐梦启航。

    马宏博来自匈牙利,学习中文已有10年之久,这次,是他第八次来到中国,他爱这里的历史与文化,喜欢交中国朋友。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姑娘季凯碧6岁起从学习拼音起步,到现在已经学了7年的中文,“越学越有意思,我特别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希望能够多一些了解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香港待了9天,还去了深圳、广州、上海,我喜欢中国精彩丰富的文化,最喜欢听中国歌曲、吃中国美食。”荷兰的陆尤金在三个月之前刚完成了一次中国之旅,他爱上汉语是因为偶然一次听到班里的中国女生说话,“她的声音特别好听。”通过学习汉语,陆尤金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他们教会了他广东话、温州话等方言,让他对中国和中文愈发着迷,还有了自己的中国梦,“希望通过‘汉语桥’交到世界各地的朋友,中国话改变了我的生命,我要继续追我自己的中国梦。”

    10月31日,非洲冠军顾思源表演少林拳

    【多才多艺】

     青春是一首歌,时而高亢铿锵,时而婉转悠扬,时而低吟浅唱

    “汉语桥”上,选手个个都是中国通,活力无限的他们在竞赛的舞台上,自带追光,光芒万丈。

    “我姓郑,郑州的郑。”意大利选手郑彦柯在才艺表演环节,身披铠甲为兵马俑代言。虽然只有短短四年的中文学习,郑彦柯展示了极高的语言天赋,“草茫茫,土苍苍。苍苍茫茫在何处,骊山脚下秦皇墓。在下秦皇兵马俑,沉睡千年一朝惊艳……”如若不是那高鼻梁深眼窝,仅听声音足以让你觉得舞台上站着的就是个中国男孩。

    为了才艺表演,他备足了功课:从“兵马俑”三代守护人袁仲一、许卫红、邵文斌,到“能参加米兰时装周的”高颜值彩色兵马俑,从历史的传承与守护,到高科技的数字博物馆面世。舞台上,他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用纪录片的形式娓娓道来了兵马俑的前生今世,思路清晰明了,讲述抑扬顿挫,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俄罗斯选手莉莉的才艺表演具有鲜明的河南地域特色。“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一口纯正的河南话惊艳全场,“杜甫《登高》又《望岳》,白居易唱着《长恨歌》,牡丹花香满洛阳,梨园春上演花木兰,咱去开封斗斗鸡,龙门石窟拜拜佛,烩面烧鸡胡辣汤,再来一坛陈杜康……”

    转眼间时空转换,代父从军的花木兰穿越历史来到现代,变身为时尚俊秀的说唱达人,从河南的特色美食到悠久的名胜古迹,再到灿若星河的诗人,一幅巨制的画卷在莉莉的说唱中徐徐展开。为了此次比赛,莉莉也是“煞费苦心”,在中文老师连寅子的带领下,搜集资料,看视频,深入地去了解中原的历史文化脉络,才有了这首浓郁河南味的《豫说》。

    乌克兰选手安名和中国文化的接触要追溯到小学一年级,那时候心底埋下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种子。3年前随夏令营来到中国,内心那颗种子开始发芽。中文老师偶尔一次向他展示了关于变脸的视频,他就被神奇的“中国魔术”所吸引。他的学习之路更是“中国化”——淘宝上购买变脸道具,抖音上“偷师学艺”,一年时间的钻研体会,才有了台上短短几分钟的精彩呈现。

    聊起中国文化,安名如数家珍:京剧、中国结、中国菜、太极拳。他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有一天可以在乌克兰的舞台上,向大家表演他的东方魔术——变脸,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10月29日,选手观看清明上河图浮雕

    【中国情缘】

     不同的国家,同一个梦想,“汉语桥”上彼此的陪伴与灯塔

    在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复赛决赛启动仪式上,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赵国成在致辞中这样寄语选手:“希望你们无论在这个舞台上,还是在今后的人生舞台上,都成为文化传播的友好使者,为增进我们的友谊做出不懈的努力;希望你们带着自己的梦想,放松心态,享受比赛,一起度过‘汉语桥’美好难忘的时光,收获友谊。”

    青春正好、不负韶华。有着不同母语和文化的他们,因为“中国情缘”走到一起,在“汉语桥”收获了友谊,通过比赛加深了了解,成为彼此中文学习之路上的陪伴和灯塔。

    在北京期间,哥伦比亚的苏菲娅、乌拉圭的孟姜和智利的星美菱三位美丽的女孩几乎形影不离。苏菲娅虽然只学习了一年汉语,却胸有成竹;孟姜喜欢中国电影、汉服和国画;星美菱刻苦备赛三个多月终于成功晋级——三位母语同为西班牙语的姑娘通过“汉语”这个桥梁,在异国他乡找到了心灵的共鸣,她们在行程中切磋汉语,分享学习汉语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苏菲娅有一个坚定的中国梦。2018年3月,苏菲娅的父亲成为哥伦比亚驻华使馆的工作人员,包括爷爷、奶奶在内的祖孙三代一家六口都来到北京生活。“爸爸不懂汉语,他告诉我和妹妹,如果你们想和中国人交流,就要学习汉语。于是我们俩就开始学。”苏菲娅说。苏菲娅的梦想是能够来中国上大学,将来能长期在哥伦比亚驻华使馆工作,或者回到哥伦比亚从事对华贸易,“总之,我的未来注定要和中国、和汉语紧紧绑在一起。”

    “啥是撂挑子?打酱油是什么意思?”尼泊尔的安昊泽是个热情上进的男孩,但凡听到自己不懂的词,就立刻缠着老师问个不停,一路走一路学,结识了很多中文比自己厉害的“大哥哥小姐姐”,现学现卖“三人行必有我师”,说自己受益匪浅。

    10月26日,非洲选手在学习武术

    【春风化雨】

     中国的文化如春雨,播撒在选手们的心底,将随着他们漂洋过海传向五大洲

    绝大多数选手是第一次来河南。在郑州,他们走进少林寺欣赏了古朴刚劲的中国功夫和刀光剑影的十八般兵器;在开封,他们走进清明上河园中邂逅了千年古都的风光和韵味;在洛阳,他们走进龙门石窟领略了盛唐的繁华与落寞;在安阳,他们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碰撞中国文字的“前生今世”。每到一处的所见所闻,都让他们赞叹不已,他们置身其中,投入其中,乐在其中。

    在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功夫迷们不但近距离观赏了同龄中国学生带来的双节棍,更有幸跟着老师现场学习了四式少林拳:二郎担山、马步左冲拳、右侧穿掌、左侧穿掌。选手们一招一式,一拳一掌,尽显少年侠客英姿。

    在郑州西亚斯学院,功夫迷们见识了起源于中原的另一大武术门派——太极拳。太极拳老师牛辉举手投足行云流水,带领选手现场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功“八法五步”——进退顾盼定,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轻如徐徐流水,重若惊涛拍岸。在才艺展示环节曾表演过太极拳的喀麦隆选手白米,抓住机会向老师讨教秘籍,如何成为一名“绝世高手”。

    传统的舞龙舞狮也是选手们竞相追逐的项目,马里选手阿马兴奋地举着狮头,不断地变换着造型拍照,过了一把舞狮瘾,“我要让我的朋友看看,我也会舞狮。”

    当荷兰选手陆尤金漫步至郑州西亚斯学院的中国园时,被茶艺表演所吸引:身着汉服的娴静女子轻举水壶,沸水缓缓地注入盖碗,氤氲水雾随之而起,等待片刻,茶被漫漫倾入盏中,浅浅薄雾衬着暖黄的汤色,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美如一幅画。陆尤金现场拜师学艺,也了解到一些优美的茶艺用语,比如“春风拂面”“凤凰三点头”……

    选手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一路触摸中国的传统与现代,中国的文化如春风化雨,播撒在选手们的心底,将随着他们漂洋过海,传向五大洲。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