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张思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哺育了华夏文明,同时也因善淤、善决、善徙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6月14日,“聚焦黄河生态带 见证出彩河南”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河南省三门峡,登临万里黄河第一坝,见证黄河上的这颗明珠的魅力。
据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黄河中游兴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为主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建设管理运用59年来,通过两次改建和三次运用方式的调整,探索出“蓄清排浑”的成功运用方式,为多泥沙河流水库管理运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枢纽防洪运用:黄河安澜的重要一环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含沙量最高的黄河中游河段,控制着黄河流域两大洪水来源区—黄河中游北干流山陕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的洪水,对第三个洪水来源区三门峡至花园口间发生的洪水起到错峰减量和调节作用,成为确保黄河安澜的重要一环。水文资料显示,1964年以来,三门峡以上地区曾6次出现流量大于100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三门峡水利枢纽及时采取措施,削减洪峰,有效减轻了下游堤防负担和漫滩淹没损失,避免了黄河下游沿黄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遭受洪水威胁。
记者了解到,黄河斗水七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三门峡水利枢纽通过不断探索水库运用方式,经过 “蓄水拦沙”“滞洪排沙”“蓄清排浑”三个阶段的实践,特别是“蓄清排浑”运用方式的成功探索,基本实现了库区泥沙年度冲淤平衡,保持了长期有效库容。2002年以来,在黄河防总组织的历次调水调沙中,三门峡水库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尤其是调节泥沙的关键作用,为小浪底水库塑造人工异重流并推动其排沙出库提供了强大动力,极大地改善了小浪底水库淤积形态,有效地减少了库容的淤积损失,对黄河下游河道减淤、过洪能力恢复(1800立方米每秒增至4200立方米每秒)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黄河凌汛,历来是威胁黄河下游河道安全的主要灾害,解放前因凌汛决堤而泛滥成灾的事,几乎年年发生,给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三门峡水利枢纽投入运用后,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黄河下游再未发生过凌汛决口。期间,黄河下游出现的严重凌情有6次,三门峡水利枢纽通过控制下泄流量,使黄河下游河道凌汛期避免呈现“武开河”现象,对促进形成“文开河”,保证下游的凌汛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社会效益发挥:两岸人民的福祉恩泽
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以来,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下游两岸人民提供灌溉供水和生态之利,造福一方。
2014年春夏,河南大旱,三门峡亦遭遇1951年有水文记录以来罕见旱情,三门峡市30万居民饮水告急。为化解危机,根据黄河防总调度,三门峡水库应急抬高水位运用,支援三门峡市应急抗旱供水,保障了三门峡市城乡引黄供水基本需求,为三门峡市人民解决了燃眉之急。在为当地提供供水便利的同时,多年以来,三门峡水库还多次为河北、天津及青岛调节补水,极大地满足了这些地区农业、工业、居民用水需求。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新中国治水史上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回望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发展之路,意义重大。这座寄托黄河变清梦想、肩负黄河防洪减淤重任的大国工程,在水电十一工程局的建设和明珠集团的管理运用下,历经60年风风雨雨,于探索中不断前进,于发展中不断完善,在黄河防洪、防凌、供水、灌溉、调水调沙等社会公益性任务中始终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维护黄河健康生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