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全媒体记者 武建玲
5月27日下午,关注森林活动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活动组委会对关注森林活动20周年46个“突出贡献单位”和57个“突出贡献个人”进行表彰。作为入选“突出贡献单位”的10个城市(区)之一,郑州市也受到了表彰。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亲切接见了与会代表。这次表彰是国家层面对我市多年来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工作、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肯定,对于我市新时代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实现新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赴京参加表彰大会,代表郑州市领回了“突出贡献单位”奖牌。
关注森林活动是1999年在全国政协倡导下开展的一项公益性生态宣传活动,组委会成员包括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教育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绿化基金会10家单位。活动执委会设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关注森林活动以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宗旨,在传播绿色理念、组织建言资政、开展示范创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凝聚了营造绿水青山的强大社会力量,探索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道路。
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坚持“实施两个规划”,开拓“三种建设路径”,创新“四项推进机制”,探索“五种投资模式”,拓展“六类增绿空间”,不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十七年坚持不懈 一张蓝图绘到底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郑州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决定建设森林生态城市,确立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建设目标。
2011年,郑州市再次作出决定,在建设森林生态城市的基础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先后编制了两个规划:《郑州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2003—2013年)》《郑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对两部规划进行了审议并形成决议,为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市各界干部群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通过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生态廊道工程和森林(湿地)公园体系工程三种建设路径,全面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十七年坚持不懈,一张蓝图绘到底。
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探索森林城市建设机制
森林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郑州市始终按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着力解决“树如何栽”“钱从哪里来” “地从哪里出”的问题,不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创新“四类推进机制”,着力解决“树如何栽”。
实行“六结合”,即新造林与森林抚育相结合,造林绿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单一绿化与建园增湿相结合,森林公园建设与康养保遗相结合,生态廊道建设与拆除违章建筑相结合,国土绿化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统筹推进国土绿化与其它生态建设工作。
实行“四种奖补政策”,即对营造林,新造林每亩奖补3500元,森林抚育管护每亩奖补200元;对廊道绿化,绿道每公里奖补300万元,生态廊道每亩奖补1.5万元,铁路沿线绿化每亩奖补1万元;对森林(湿地)公园建设,森林公园每亩奖补3万元或1.5万元,湿地公园每亩奖补2万元或1万元;林业产业每年安排奖补资金7000万元,生态效益补偿每年每亩给予400元或800元奖补。
实行“四种协同模式”,即与绿委成员单位协同,推进全域绿化;与高速公路、铁路管理部门协同,围网内的土地主动交由沿线单位进行绿化,提升了高速公路、铁路沿线生态廊道的整体绿化景观效果;与城区改造协同,将拆迁弃土用于生态廊道建设的地形塑造,消化弃土3000多万立方米,节省外运资金15亿元,增加绿化土地面积1.1万亩,同时也降低了弃土外运造成的扬尘污染;与相关县(市、区)、开发区协同,加大更新力度,提升常绿树种比例,增强景观效果。
实行“五种督导方法”,即建立“日督查、周通报、月排名、季评比”和市林业局班子成员分包县区的督导机制,定期开展观摩、评比、排名,利用微信群编发进度动态、快报,及时向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主要领导发存在问题提示函,强力推进国土绿化工作。
●探索“五种投资模式”,着力解决“钱从哪里来”。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探索财政投资、银行投资、社会投资、企业投资和群众以劳代资有机结合的投资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山入林,实现“国家得绿、社会得益、主体得利”。
●拓展“六类”绿化空间,着力解决“地从哪里出”。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统领,向退耕地、困难地、废弃矿区、关停厂区、城市拆迁和流转土地要空间,保证造林绿化用地,做到应绿尽绿。
绿色发展久久为功 林业三大荣誉全部花落郑州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不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2014年以来,全市各级投入资金372亿元。完成新造林65.76万亩,年均新增造林面积11万亩;建成各级大中型森林(湿地)公园、城市公园385个;按照“公交进港湾、辅道在两边、骑行走中间、休闲在林间”的建设理念,完成生态廊道建设3588公里,建设人行步道1070.92公里,自行车道750.97公里,公交港湾415个,综合体281个,在市域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干线公路)、铁路沿线和河渠两岸、南水北调干渠两侧织就了一条条宛如绿色长城的生态廊道,连通了城乡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人文景点、自然保护区等绿色空间,让广大市民走进森林、亲近自然,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4.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3.2平方米。我市继2007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10年举办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之后,2014年9月再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至此,全国林业行业的三大荣誉全部花落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