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一句顶一万句》之出延津记 郑州站演出收获好评如潮

2019-04-21 10:57:18来源:中原网
字号  

 

  《郑州日报》报道版面▲

  昨晚,舞台剧《一句顶一万句》之出延津记最后一场演出在河南艺术中心落幕。笑中有泪的艺术体验、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从头至尾被“吊”起来的观剧体验,让河南观众深切体会到了这出话剧的独特魅力。两个小时的演出,全场笑声不断,而十多处泪点也频频让观众湿了眼眶。谢幕时,原著作者刘震云、该剧导演牟森的“意外”亮相,更是给现场观众惊喜。“感谢大家腾出时间倾听普通人的心声,《一句顶一万句》之出延津记接下来将在全国20多个城市演出,明年再回郑州演出‘回延津记’,后年再演《一句顶一万句》的出、回两场!”刘震云的话引起现场观众阵阵欢呼,刘震云动情地和家乡父老约定:“明年郑州见!”

  《一句顶一万句》在郑州演出两天来,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一句顶一万句》话题持续“霸屏”。伴随着演出告一段落,相信关于《一句顶一万句》的讨论还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热烈开展下去……

  “看了演出后,我很激动。这个作品别开生面,无论是导演的手法、演员的表演,还是舞美灯光等各个环节,都非常好。”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素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连叫“好”:“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个作品节奏特别紧凑,故事虽然简单,但是通过简单的道具、舞台布景,把每个人物的个性都展现得非常充分,这部戏了不得。”

  作为跨界的“专业”观众,王素君说:“从这部话剧里,我学习到很多,也有很多思考,感谢这部戏!祝福它越走越好。”

  郑州一位教师赵娜也向主创人员反映:“这部话剧演得真好,我中途几次落泪。从杨百顺身上我看到,无论生活和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他都始终保持着自己内心的淳朴和善良,以及面对生活磨难永不屈服的精神。这不正是我们河南人的精神品质吗?”赵娜说,晚上带着儿子看话剧时还有点忐忑,不知道孩子是否喜欢,但她没想到的是,儿子看得比她还投入,结束时还问她:“妈妈,他们什么时候会演《回延津记》呢?”

  我也坚信,《一句顶一万句》的全国巡演,会让更多的人听到像歌儿一样好听的河南话,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看到我们河南人身上的优秀品质!”赵娜激动地再三道谢,“再次感谢你们,让我们观看到了如此好看的一部话剧!”

  市曲艺家协会主席陈红旭昨晚也坐到了观众席,看完《一句顶一万句》,他由衷地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一段话:“观看话剧《一句顶一万句》,导演很厉害,演员演得真好!感慨万千,这是部传得开、留得住的戏,由衷祝贺。”

  除了这些业内观众,普通市民也深深被这出戏打动。记者在现场看到,演员谢幕时,每一位出场和观众互动的演员,都得到了观众如潮般的欢呼声“我是商丘的!”“我是平顶山的!”……这群从河南走出到全国各地的话剧年轻演员,因《一句顶一万句》再次回到家乡,登上家乡的舞台。

  “他们不是在‘演’,他们就是把父辈的生活搬到了舞台上”“我看哭了,因为我想起了我的家人”“意犹未尽,从头到尾没有一刻分神”“节奏紧凑,不知不觉就结束了,还想看下一部!”“虽然是用河南话演出,但表现的是整个人类的情感,感动!”……演出结束后,关于《一句顶一万句》的好评不绝于耳。

  “去年的4月20日,《一句顶一万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到今天整整一年了。到这场演出也是整整第30场,已在国内20多个城市演出过。”导演牟森的话,让激动的观众安静下来,整个剧场鸦雀无声,大家凝神倾听:“这次演出意味着‘回家’,意味着要迎接家乡父老的检验。”事实证明,这次演出向家乡的观众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牟森由此也更增强了对即将继续的巡演信心:“感谢舞台上这些了不起的演员,感谢河南观众,感谢郑州报业集团!”

  《一句顶一万句》是豫籍作家刘震云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包含百余个人物,跨越七十载时光,完整改编的难度很大。2018年,经由牟森改编的话剧《一句顶一万句》1.0版在国家大剧院首演,随后巡演20余个城市。而此次郑州站演出的《一句顶一万句》之出延津记是2.0版。2.0版将分为《一句顶一万句》之出延津记与《一句顶一万句》之回延津记两个部分进行独立演出。

  本次《一句顶一万句》之出延津记郑州站演出由鼓楼西制造、郑州报业集团联合主办。下一步,该剧还将在滨州、烟台、无锡等数十个城市巡演。

编辑:徐珂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