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挖掘“城市矿山”
近年来,随着铅蓄电池在汽车、电动自行车和储能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铅蓄电池报废数量大且迅速增加,由于废铅蓄电池来源广泛且分散,部分非正规企业和个人非法收集处理废铅蓄电池污染环境问题屡禁不绝,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市政协委员郭子乾建议:
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就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载体再生资源就是“城市矿山”,挖掘“城市矿山”变废为宝大有可为。郑州市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中需创造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属于技术密集型经济,必须有大量高新技术作支撑。对废弃物减量化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废弃物资源化的产业链技术等循环技术不断进行研究开发,可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教卫融合 推动校医室建设
目前,我市中小学校医室专业人员缺乏相对应的编制,晋升机制及待遇水平低,造成校医配置普遍不足,专业程度不高,已严重制约学校卫生工作开展。
市政协委员刘雁华建议:
应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协作机制,将校医室纳入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教卫融合工作机制的建立提供政策保障。探索教卫融合工作机制,创新双重管理模式。以儿童青少年健康为中心,建立“学校负责教育和安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医疗和卫生”的专业化运作模式,为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标准化健康档案建设等手段,打通学校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信息壁垒。就诊信息可以互相查询,确保师生能够享受到全生命周期、可持续的医疗保健服务。
倒逼改革 切实改善营商环境
当前,郑州具备打造内陆地区开放高地的诸多优势,如:超级大城市、十大高铁枢纽站之一、海关设置的一类口岸、保税区排在全国前几位、手机制造产业高度发达等。但是,商业资源集聚度不高、生活方式多样性不足仍是郑州“短板”,郑州城市政务大厅整体水平还处于全国中等偏下位置。这些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内陆地区开放高地的标杆等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市政协委员陈玉山建议:
政府应加大力度重视营商环境,切实掌握郑州营商环境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短板,倒逼部门改革,由业务主管部门“对号入座”予以解决。通过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梳理重要环节和关键流程,改善供给侧服务,满足需求侧需求,提高企业、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切实改善郑州营商环境。
多措并举 弘扬传统戏曲文化
郑州是传统戏曲大省的省会城市。豫剧、曲剧、越调是河南三大剧种,还有大平调、道情等戏曲形式,都极富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是弘扬中原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市地方传统戏曲创作人才缺少,领军人物不足,演员人才梯队断层,演出市场萎缩,与文化中心城市存在差距。
市政协委员张娜建议:
借助中心城市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戏曲人才培养,建立长年戏曲人才培训机制,面向广大戏曲爱好者,定期邀请有经验有影响的专家开展培训。对编剧、导演等创作型人员,可推荐资助到高等学府进修。引进创作、高素质戏曲表演等人才,突破编制、学历限制,根据剧团实际需要,依岗引进。在优秀剧本创作、购买上,加大资金投入,设置优秀剧本评选奖项。同时可在全省、全国范围内进行采购、交换戏曲剧本,筛选出体现时代特色、符合观众欣赏需求的好剧本供专业院团使用。还建议加大政府购买文化演出服务力度,实现剧团演出与百姓看戏双赢。通过巡演、惠民演出等形式,造就明星人才,推出精品剧目。
记者 史治国 张立